第两百一十七章 南疆都护府

汉旌 尚冠 2141 字 2022-10-07

偏将李进询问道:“卫将军的意思是,这南疆都护府不仅囊括南中诸郡,还要远征蛮族、掸邦、哀牢等地?”

卫弘点了点头:“一如西域都护府故事,永昌之南皆要臣服于汉廷治下!”

李进张开了嘴巴,一副不能相信的模样,看了看面色平静的李恢一眼,什么话也没说,退到了一旁。

李恢这才问道:“卫将军可否告知,为何请求朝廷设置南疆都护府?”

李恢很务实,大汉朝廷的威仪在南中已经是鞭长莫及,更遑论在那逶迤群山后的南疆土地了。

李恢生长在益州郡俞元,自长辈们的叙说中了解了永昌西南的大体风土人情。

不同于交州,南疆始终是汉人难以抵足之地,那里的群山之中生活着不通教化、茹毛饮血的蛮族部落。

卫弘反问道:“如今平定南中诸郡的叛乱,不过只是去除了一块疥癣之疾,怎么李将军就不想将抵在咽喉上的刀剑握在自己手中呢?”

卫弘的意思很清楚了,生活在南疆的蛮族就是抵在大汉咽喉上的刀剑。

卫弘继续劝说:“如今南中初定,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四处暗流涌动。本土豪强、交州士氏和南蛮孟获,皆掣肘大汉朝廷统治诸郡。日后丞相遵循先帝方略,倾力北伐之际,焉能再有余力支援南中?”

果然,此话一出,李恢有所意动。

诚然,李恢是为数不多了解大汉府库虚实的知情人,先帝和诸葛丞相百般叮咛,南中诸郡绝不能乱,只能反哺大汉用于复兴汉室的方略。

所以南中诸郡发生叛乱后,李恢心急如焚。

后来听闻朝廷筹建征南先锋军支援庲降都督平叛时,李恢几近于不能相信。

一直到前不久李恢才得知,征南先锋军的筹措虽然是丞相首肯的,但无论是朝堂响应此事的诸公,还是建军的具体事宜,卫弘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然最重要的是,南疆土地肥沃,雨水充沛,蛮族乃是不可多得的雄兵来源,此天赐予大汉复兴之资,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此话一出,李恢终于是明白了卫弘的真正谋算,点了点头对卫弘说道:“卫将军所议南疆都护府一事,某同意了……”

卫弘闻言,终于是流露出一阵欣然之色,旋即意识到了什么,对李恢又说道:“先前我对李将军提起的三大隐患,其中就有南中诸郡的本土豪强……”

未待卫弘说完,李恢就抬手示意无需多言,然后目光扫了一眼周围的将校,眼神中有警示的意味。

旋即李恢才对卫弘笑道:“某知晓卫将军心中的顾虑所在,某知晓卫将军的心志所在,此事不必多言……”

卫弘颔首,作为先帝亲信的一方都督,李恢在品行方面不说无可挑剔,但也不会假公济私。

如此一来,起码在南中军方这一方面请设南疆都护府再无大的阻力。

正在此时,李恢的帐外卫士来报:“李将军,越嶲夷王高定又派人来了……”

听闻这话,卫弘连忙问道:“可是为了索要先前许诺的粮草一事而来?”

“并不是为了这件事……”

李恢摇了摇头,看来是知晓高定派人的来意,对卫弘解释道:“他们是来向汉军索要雍氏的亲族,毕竟当初谷昌一战,可是听闻他们损失惨重……”

卫弘点点头,也算是谅解越嶲诸部的心思,于是对李恢建议道:“雍氏要犯理当扭送回成都,但造反是诛九族的大罪,当然也可允许越嶲诸部的人去执死刑,至于其他的雍氏亲族……发落到越嶲流放,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雍氏不值得同情。

作为延续四百年的大汉诸侯之后,雍氏在其辖地多行不轨之举。

贪赃枉法、搜刮民脂民膏这些倒是不祸及亲族的罪行,但抹黑汉室朝廷、举族之力造反就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了。

李恢认同卫弘的观点,并将这件事交给卫弘去处置。

卫弘出营之后,本想着去看一看回到滇池城的正昂公,但军务为重,便调转马头向谷昌行去,那里关押着雍氏的一众战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