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

萧驰风奇道:“难道国公爷作为尹氏后人不怨献帝和嫣贵妃吗?”

尹翔苦笑:“从前我曾想过这些,但是我听妹妹说起,大齐国力衰微、朝政败坏,其实并非昏君奸臣宦官这么简单的。”

萧驰风奇道:“那么尹姑娘认为还有什么原因?”

尹翔说:“是土地和人口。

我听了妹妹的想法后,回查史料,果然早在你们大齐德宗年间,朝廷持有的赋税土地不到开国时的三成,课口(纳税人口)只剩全国人口的六成,余下四成人口都是免税的。这三成田和六成的课口纳的赋税要供朝廷开支、越来越大的宫廷宗室用度,又时有用兵、赈灾,如何支撑得住?”

萧驰风道:“我自幼习武,倒没有查看这些史料。”

尹翔道:“都说献宗皇帝昏聩,可他不知那李崇越是奸臣吗?李崇越有一点好,就是在国家没有足够的土地和足够的课口的条件下能弄来维持朝廷运转的银子。

连齐献宗大兴三年,我们尹氏先祖抵御北朝一战的部分军饷都是李崇越和宦官弄来的。

妹妹说过:‘除了历代统一天下的豪杰君主,后面的君主其实明君昏君相差不是太多,这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也许正是人们所说的气数。’

均田制、三长制、府兵制是大齐兴盛两百年的根基,到齐献宗时,这三要素已经名存实亡了,换你在他当时处境,你也无可奈何。”

萧驰风深受震动,说:“那么这些问题有解吗?”

尹翔说:“到了本朝,课口与免税的占比又重新洗牌,开国时课口比重高、赋税田多,新王朝才有生机。到现在发展近百年,虽然土地仍然逐渐被占,但是本朝的商业厘税占比不小,能适当补充朝廷的财政。

还有在大齐时,都城在长安,那时关中秦汉水利败坏,土地肥力已尽,产出严重不足。到了本朝,江南沃土千里被开发出来,活人无数,朝廷赋税也不会像大齐时一样尴尬。

本朝都城东迁,正是新京借运河之便好控制江南的赋税根基。妹妹对经济、政治、历史很有研究,我只是一个军人,都是听她分析,也觉得十分有道理。”

萧驰风叹道:“尹姑娘之智,让我辈男儿也自愧不如。”

尹翔苦笑,可能就是明白了,又有一种皇图霸业转成空的萧索,他就算登上那个位置,这天下仍然要走向它注定的方向。

人生不过百,常怀千岁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