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老师点头,手上的动作却没停,“是啊,我家那小子,学习静不下心来,我是怎么说都不管用。”
高考阅卷老师都是上面调来的大学老师以及地方上的中学老师,阅卷水平都是极高的。
“那我以后也要注意了。”女老师笑道,“好在如今刚上一年级,让我头疼的时候还得再等几年。”
“小学的知识点不多,只要投入一半的心思,基本不会拉下什么,到了初中你可得抓紧,别看现在高考全国重视,可是初中那三年更是重要,承上启下的阶段,马虎不得。”
丛老师作为过来人,给了这位年轻女老师一个善意的提醒。
女老师很认真的点头,接了对方的好意。
语文组那边,此时正面临着一次激烈的讨论,基本上都是在批阅作文的时候才会如此。
这次的语文作文总分为45分,从内容的立意是否偏离,到词汇的表达是否准确,然后到这片文章的总体是否具有特征性三点进行批阅,事关高考生的命运之战,语文组阅卷老师总会更加的慎重,毕竟一分之差可能会造就天壤之别。
这一届的苏省高考作文相比较起来还是很容易的,毕竟立意明显,只要你不是真的蠢笨,想要偏离主题都难。
只是要在这么多的作文里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却犹如大海捞针。
他们都是大学高等教师,见过的词汇量远不是这些高章更是多如过江之鲫,想要从他们手里得到高分数的作文,并不是一件易事。
不过一篇文章,却引起了十几位阅卷老师的关注。
不论是从立意到词汇量都是其他作文无可比拟的,尤其是他们从这篇文章中看到了蓬勃的气势和铮铮傲骨,众人好奇能写出这样一篇文章的考生会是谁,却因为密封性,只能专注到文章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