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卖帽子的人摆了摆手,道:“便宜不了了,最低价,能买你就拿一个,不买你就去别家看看吧。”

凯文作势要走,然而都走了好几十米了,也不见卖帽子的人叫住他,这显然打破了凯文已建立的讲价模型,他有些发蒙。

邓家先拽了拽他:“走吧,哥们,这市场里还有那么多摊位呢,买东西货比三家很正常。”

然而,邓家先这句无意识中的话算是捅了马蜂窝了,他们绕着市场走了一圈又一圈,两人手里的东西越来越多,邓家先本以为等凯文兜里的钱花光了一切就会好起来,谁知,历史是如此地相像,凯文花光了自己兜里的钱又盯上了邓家先的钱包,他揽住邓家先的肩膀商量道:“亲爱的家先,能不能先借我点钱,我回到酒店就还给你。”

快要累瘫的邓家先:“……”

------------------

敏贤从冰箱里给邓家先拿了一瓶矿泉水,让他解渴,邓家先接过,一口饮掉了半瓶之后,才感觉自己恢复了点元气。

“幸好听敏贤姐的话藏了点私房,要不然我们连回来的路费都没有。你说一个年薪百万的老外,咋就这么稀罕买便宜东西?”

邓家先这幅受挫的样子显然取悦了敏贤,她笑着解释道:“凯文他只是享受买到便宜东西的过程,这是他的解压模式。你能想得到么,凯文他曾经驱车五十英里只为抢购一根特价的热狗。刚认识他时我也被他的举动惊呆了,但是,反过来想想,干我们这行的压力都很大,能有一个方式缓解压力也没什么不好。

每当凯文解压之后,他会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使得工作更加效率化。”

邓家先好奇道:“敏贤姐,你是怎么认识凯文的?”

敏贤讲述道:“偶然的一个周末,我去ny市立图书馆借书,在那里我找到了我要找的《资本积累论》,在看书之前我一直有浏览借书卡的习惯,因为我享受在上面找到我认识的名字。很快,我发现上一个借这本书人叫做凯文,然后我又随手抽出了一本《对人进行投资》,借书卡里依然有一个叫做凯文的人,要知道这两本书相对来说算是冷门,所以,同一个名字同时出现在两本书的借书卡上让我很感兴趣。

那天我正好没事可做,就翻遍了跟经济学相关的2534本在馆藏书,所幸我的统计学还不错,我发现在借书卡上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名字叫做霍夫斯特,第二位是科尔,第三位就是凯文。

然后我发现霍夫斯特和科尔,分别是从1962和1974年开始阅读有关经济学的书籍,而凯文是从两年前开始的。

一位在这么短时间内博览群书的人,真的是太令人印象深刻了,所以我主动和图书管理员要了凯文的联系方式,就这样,我们认识了。”

邓家先难以置信:“你确定你说的是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