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郑和回朝,满朝庆贺

奉天殿。

这天,是三宝太监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归来的日子,郑和的船队其实早早就回来了。不过从海岸口赶往京城,还是需要一段时日。

大殿内。

文武群臣穿戴整齐,朱瞻墡朱瞻基以及他的老爹,他的几位叔叔,也都整整齐齐的站在一列,等待着。

“内宫监太监,市舶司总监事,远洋保船队指挥使郑和,奉旨觐见。”

随着大太监的一声大喝,一位身穿蟒袍的太监走进了大殿,跪了下来。

“臣郑和叩见皇上,皇上圣躬安。”

朱棣他高坐在龙椅上,看了一眼,而后站起来,扶着腰,“朕安,起来吧。”

“谢皇上。”

郑和他站了起来慢慢靠近,朱棣也急忙走下去,和他面对面。

“皇上。”

郑和他刚想要跪拜,朱棣立马叫住了他。

“行了,别跪了。”

“郑和,好啊。你可终于回来了!”

朱棣拍了拍他的肩膀,而后唤来了朱瞻墡:“瞻墡,爷爷问你,知道这是谁吗?”

朱瞻墡白了一眼,他能不知道是谁吗?

再说了,要是连这都不知道,那可真的成傻子了。

“爷爷,这是下西洋的郑和,在爷爷还是燕王的时候,就给你牵战马。”

“靖难之役时,乃是前锋,能征善战。”

“郑和近几年一直率领船队,行走远洋,那是宣扬我大明国威的奇人。”

“孙儿说得好。”

郑和他愣了一下,这位少年是谁呀?他怎么不认识?

以前,皇上不应该最喜欢的孙儿是朱瞻基吗?

怎么,换人了?

“这位是?”

“哦,郑大人,我叫朱瞻墡,我爹是太子,大哥是皇太孙,我是家里面的老五。”

郑和他听明白了,老五朱瞻墡,他这次回来,一路上听的最多的名字就是他了。

朱瞻墡发明了新水稻新小麦,种出来了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的蔬菜。

可谓是大明第一人。

他还弄了什么大明日报,让很多的百姓都为之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