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机太差了。
我现昏昏沉沉的,反而整理清楚己的想法。
入梦前,我脑海里面响起那个女人曾经我说过的。
因为得到我的关注,你就像是小狗一样断地吸引他的注意。难道你没有想过独占养父母的爱吗?
你为死去的楚屿哭泣时,并是为了证明你的伤心,而是你害怕养父母谴责你。
谴责你,为什么是你活下来,只是你活下来而已?
小和,你真是个卑鄙又恶心的孩子。
“你想什么,我怎么会知道呢?你是我生的,我太了解你了。所以,我才那么讨厌你。”
……
我真的、真的无比痛恨那个女人。
第65章
就我所知道的,很多学心理学的都对弗洛伊德的原因轮怀有质疑。所谓原因论,就是说因为过去的经历,所以才引导出现在的结果。过去的经历通常指的是童年。很多精神分析技术也会围绕着童年展开,因为首创精神分析的人就是弗洛伊德本人。
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来自童年的创伤。
在苏珊·福德沃的研究实验中,其实也表现了这点,她发现父母施加在孩子身上的伤害,无论是哪一种,其成年后都或多或少的自毁倾向,会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价值,不讨人喜欢也没有用处。
以前学心理学的时候就有人说过了,学心理学的或多或少自己心里也有病。
我并不爱被人这么说,与其是被抓住痛脚了,但不如说是被人用有色眼镜,被高高在上地判定了一通。可不否认的是,我至今还记得我童年的伤害,也因此影响了我人生中很多的决定。
我是五岁的时候被人领养的,领养的是我的心理医生,也就是我现在的我妈。自从我弟死后,她变得就有点迷信了。不过迷信这种东西原本就是用小成本去避免自己未来预期中的损失。长大后,翻开课本去追溯这一段过程的时候,我会很明显感觉到,我对她产生了移情。因为我没有获得过这个年纪里面该有的关注和关爱,于是当她表露一些对我的善心时,我就会没头没脑地全部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