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精雕细琢

神隐山海经 鬼雨 1060 字 2022-10-13

蒋秋芸已经完成了《云起一天山》的初稿,总共320万字,对她而,几乎算是一部“短篇”了。接下来,她还要精心修改,争取将其压缩到250万字以下。这是一个很艰巨的工作,大多数网络家,只喜欢天马行空的创作,不喜欢字斟句酌的修改。尤其是,这是偏历史系的,单纯自己修改还不够,还要请人审稿,更要再查史册,保证关键信息的真实性。

这期间,陆丞也不能一直闲着,他自然是的第一读者,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而那些参加周末文艺沙龙的朋友,自然是第二批读者,蒋秋芸请师兄、师姐试读,提供意见,再行修改。

两位师兄和一位师姐,都是文学系的博士,每到周末来清泉山庄好吃好喝,不好意思拒绝蒋秋芸的求助。

而且,这还没有完,接下来还有第三批读者呢,乃是蒋秋芸的导师徐铭泽,她的父亲蒋方晟,这两位都是文学家和古文字专家,再加上一位齐鲁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张虹,这种等级的专家做审稿人,也算是蒋秋芸的大造化。

蒋秋芸写书只用了一个多月,然而修改过程历时持久,估计要花四五个月才能完成,因为几位大专家都很忙,未必能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毕竟是三百多万字的书,放在年轻读者手里,一两天就能读完,但对于认真审稿的人来说,至少要十天半个月才能仔细看完。单是看完还不行,还要一条一条的分析,提出不同的意见。

这些教授都是久经考验的人,并不是简单笼统的提意见,而是在电脑上打开文档,启动修改软件

每一行,每一段做详细的注脚,这才是认真的修改态度。

为了表达感谢之情,蒋秋芸分别给导师徐铭泽和张虹教授每人送了一块有灵气的岱山玉摆件。这些岱山玉都是陆丞从桃花峪的地下挖出来的,经过明湖玉器坊的雕琢,制成了好看的摆件,因为富含灵气的缘故,经常把玩有助于养生。

徐铭泽作为导师欣然接受了礼物,把蒋秋芸叫过去仔细指导了一番。

张虹教授有些诧异,心里很喜欢玉石摆件,悄悄请了一位精通玉石买卖的朋友来家里,让对方看看这块紫红色的玉石能值多少钱。

结果那位朋友一看之下,同样爱不释手,用羡慕的口吻道:“这是岱山紫檀玉,十分罕见,而且它很纯净,明润有光泽,块头又大,这有一斤重了吧?它的价值没法衡量,黄金有价玉无价,就看你喜欢的程度了。”

张虹大喜,不但认真修改了,还推荐给两位老朋友,其中一位是茅盾文学奖的评委张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