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吵架劝架,装完就跑

柴家孤儿寡母,就这么被人夺了江山。

虽然李纨调笑在先,还接连得罪她。

可黛玉以这对孤儿寡母作比,对于李纨来说,就是往心窝里插了一刀。

实是有些刻薄了。

因为,这不仅仅是说了李纨和贾兰母子是孤儿寡母。

还隐隐影射荣府二房的“江山”要被人篡取。

其实,黛玉说完也有些后悔。

但话已出口,却如覆水难收。

李纨被说到痛处,脸色自然变得十分难堪。

她斜睨了黛玉一眼,冷声道:

“我说的是象山娥皇和象山女英,竹影樵君急什么?莫非伐的是湘妃竹?”

尤家姐妹莫名躺枪。

可这两个,一个是冯一博的师姐,一个是大房正妇。

她们可惹不起,自然也不敢参与其中。

姐妹俩只相视苦笑一下,都默契的选择置身事外。

相传,舜帝的娥皇女英死后,就化作湘水女神。

娥皇被尊为湘君,女英则被封作湘妃。

起别号的时候,探春曾言黛玉可称“潇湘妃子”。

除了调笑黛玉爱哭,也因她喜欢竹子。

所以李纨才说,黛玉“樵”的竹影,她又不是湘妃竹。

言外之意,就是我说湘妃与你何干?

本来黛玉说完就有些后悔,只在那硬撑着架势罢了。

现在一听这话,顿时就有些撑不住了。

她轻咬下唇,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

却还是强忍泪珠,还嘴道:

“我不是湘妃,也不是湘君,不比稻香……”

这两人吵架,最为头疼的就是冯一博。

先前好不容易结束一场,这时却又要开吵了。

而且两边还开始戳对方的心窝子!

他无奈之下,只能赶快出言打断黛玉的施法,接口道:

“你是竹影樵君,也是林妹妹,她是稻香老农,也是我师姐,你们都是姐姐妹妹的,还是不要因为我这一阙词伤了和气,不然我专门写一阕来记录一下你们两个的姐妹情吧?”

这番话,既点名了两人的身份都与自己亲近。

姐姐妹妹,自然也是从他这里论出来的。

若是在这里伤了和气,不就是让他为难吗?

同时,又是隐隐在告诉二人。

今日是诗社开社,不是吵架社。

不要再吵了,有时间不如作诗吧!

这样轻松的语气,也化解了两人之间的针锋相对、

气氛顿时就是微微一缓。

宝钗见状,也忙笑着道:

“稻香老农只是玩笑,竹影樵君也是有口无心。”

冯一博一听,又接口道:

“稻香老农爱笑人,竹影樵君莫较真,万里长城今犹在,孟姜却是无处寻。”

打油诗一出,在场众女都是掩口而笑。

两人之间的吵架的气氛没,终于彻底被破坏。

“哼。”

李纨冷哼一声,就不再言语。

算是给师弟个面子。

黛玉有了台阶,也不再吭声。

只再次扑到宝钗怀里,委屈的抹起了泪。

探春松了口气,便想活跃一下气氛。

她想了想,就朝冯一博玩笑道:

“之前听林丫头说,东海郡王的诗才也不逊于冯大哥,原来这打油诗就是和你学的?”

湘云闻言,先是诧异了一下。

随后她就明白了探春的意思,也笑着附和道:

“我知道!我知道!‘数英雄兮黑龙王,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上次黛玉去荣府讲起东海郡王,说的这诗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眼见探春将调笑她的话,都拿来出调节气氛。

李纨和黛玉两个,自然也不好再为刚刚那点小事纠结。

到底是李纨年长些,当先平复了心情,也跟着玩笑道:

“这诗中的豪气冲天,可见是得了北坡散人《十六字令的真谛!”

史湘云一听,看着探春,故意道:

“谁说的?北坡散人终究只是说说,但东海郡王可是说到做到,那才是真英雄呢!”

一听说起冯一博,黛玉抹了抹泪,就接口道:

“英雄是个真英雄,说吞扶桑就吞扶桑,只是豪气学到了皮毛,细腻却半点也未得真传。”

刚刚还吵架的两人,又在维护冯一博的时候达成了共识。

即使大家都只是在说笑,可黛玉接了李纨的话茬,就算是变相对李纨低头了。

李纨见此,脸色也缓和了不少,

人都是有来有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