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情节发展,应该不是。”中原提起兴趣说道,“所以,结尾是什么?”

“结尾不会告诉任何人凶手是谁,但是小孩子在因警察介入而迟迟未举办的葬礼上发现了‘雨女’的真面目,然后就结束。相当于出了一道题给读者,答案就在文章里面。”织田作之助脑袋里有一个大致的流程。

“哇!那写出来一定要给我看看,我要看!”

中原很想看这个故事,也想猜出那个凶手是谁。

相比起中原的捧场,赤司倒是冷静得多。

“故事有些意思,但是关键在于你要怎么写,不能太故弄玄虚,否则笔力撑不住到最后妖怪小说而已。话说,你为什么会想出这样的故事?”

“我想写一个连叫人窒息的杀人都会认为被理所应当并麻木地接受,拒绝思考的城镇。这样的城镇思维渗透到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脑中,让他在学习好奇世间万物,反抗世界不合理的年纪时,却能对父母的死也跟着思想已经畸形的成人一样,麻木不仁地接受妖怪杀人的话,并且歪曲自己眼中的印象,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人们说的妖怪。在这个时候,一个经常带着糖果的外界刑警给孩子带来新的思考——”

雨和糖分别象征着不同的立场。

织田作之助正说着,赤司先打断了他的话。

“织田,这个故事的凶手估计会把那个主人公推向更深的绝望吧?”

赤司预知到了故事的走向,他鼓励过织田用自身素材,自己看到的,自己听到的,但是没有想过是这样的。

“对,那个凶手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人,也是男孩非常亲近的人。”

“……”

赤司沉默了一会儿,再开口的时候发现嘴巴干涩。

他想到很久以前,或者说他第一次听说织田作之助的时候,他脑袋里一闪而过的便是数年前震惊全日本,一个九岁孩子刺杀他养父母的骇人听闻的故事。养父母据说是因为听说孩子在寄养家庭过得不好,过了很久后考虑接过他过户在自己名下。当时孩子自首了,没说任何原因。

网络上传了很多传闻,也有很多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