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已经太久没有经历过学习生活,他对重新投入的新学习环境而感到茫然又毫无着力点。培训班里净是些吹牛皮,又或者喜欢说丧气话的人,一名二流大学毕业的讲师也是喜欢说毫无边际的大话,学员们却对他盲目地听从追捧,甚至有女学员会为这位“高学历”的讲师争风吃醋。
雪上加霜的是,开始培训班不久之后,他也受到了工作单位的人的排挤和嘲笑,因为他是“有理想的人”,和他们不同。
整篇故事都是在讲述同样的感情——「孤独」,因格格不入而孤独,因自我背负而孤独,因深藏秘密而孤独,因痛失真爱而孤独。四人的故事因生活在同一个公寓里而互相融合着,却又像是遥遥相对的行星互不干系,最后也因为各样的事情分开了。
文章内容不像是西村贤太的《苦役列车》那样充满着对生活的不满调侃和强烈的自我意识。带有织田特色的人文关怀的笔法,哪怕经历分分合合,最后依旧孤独一人生活,也能够感觉到他们不再寂寞孤单的。
不过,谁能想象这样写作鞭辟入里的人实际生活却是一个又呆又迟钝的人。
……
中原对赤司的提议大为赞同,他现在正愁钱多,又被织田压得没地方使。可等到他有表现的机会了。
「赤司:我让管家帮我联系我家名下的出版公司,估计也花不了多少钱,两本都分别印刷个两万本出来,顶多千万日元。」
「中原:这么便宜的吗?我现在就可以拿出一千万日元,我还有一张黑卡。」
「轰:……征十郎还是中也,你们那边需要短工吗?」
「赤司:你先把学业弄好吧,以后有的是你表现的时候。」
「赤司:话说通知信给我看看吧,我倒是想知道上面有没有落选的原因。」
虽然一般不可能会有,但是有些特别的作品,编辑舍不得他的才能,也会额外多写一些话语。
于是中原去取信封重新看信上的内容后,当场傻眼了,急忙去找织田,但是卫浴室,洗衣房和房间都没有人。一问夏目才知道织田被人叫出去了。
织田赶到酒吧的时候,黑发少年正趴在沙发上滩成泥,对着玻璃杯咿咿唔唔地说着奇特的语言。酒吧老板看到织田作之助直接走到少年身边,便解释了来龙去脉。
可能是第一次喝酒,又喝得过猛,没几杯就醉了,没办法自己离开,通讯录上也没有任何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