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

福长海弓着身子,细声细气回禀道,“皇爷请勿忧虑,柔嘉公主那边并不是什么大事。听说是为了换伴读的事儿,和皇后怄气了。”

皇帝皱眉道,“柔嘉身边两个伴读,是朕亲自挑的。朕记得,一个是穆相家的女儿,一个是方相家的女儿,朕觉得安排得不错。又怎么了?”

“回皇爷的话,方相家的小姐方允儿,柔嘉公主是很中意的。偏偏最近身子不爽利,奏请皇后娘娘,从泮宫退学,回家休养了。穆相家的小姐,唤做穆显君的,听说性子耿介了些,不够温婉柔顺,柔嘉公主不喜她,想要将她换成安家的小姐。”

皇帝一时没反应过来,“安家?哪个安家?”

福长海柔声提醒道,“就是从前在吏部任职的安尚书,后来贬做了工部侍郎的那个安家。”

皇帝恍然大悟,“哦,想起来了,安煦之啊。朕记得他家一对儿女,长得粉团子似的,仿佛画上一对金童玉女儿。不对,朕怎么记得他家女儿是跟着小七儿身边做伴读的呢。”

“柔嘉公主就是为了这个在吵了。”福长海叹气,“安小姐在七公主身边做得好好的伴读,被柔嘉公主看中了,要拿穆小姐跟七公主换。”

皇帝气得一拍桌子,“荒唐!堂堂穆相家的嫡出小姐,又不是那些家养的奴仆,什么换来换去的!”当即吩咐传口谕,训斥了柔嘉公主一顿。

忙碌了这一通,已经到了就寝的时刻。

皇帝躺在龙榻上,闭目片刻,又睁开了眼,吩咐宫人将桌子上搁着的折子呈上来,借着灯火翻了翻。

上折子的不是旁人,正是刚刚过世不久的邺王的外祖父,当今右相方瀚城。

洋洋千言,满篇涕泪,重要的只有六个字:

臣年老,乞骸骨。

“方老儿生得好女儿,好外孙。存心让朕不能安生的过个好年。现在他自己又来膈应朕。”皇帝自语了一句,吩咐拿了朱笔,龙飞凤舞批了个‘准’字,将折子扔回了桌子。

……

正月元宵过后,泮宫重开,东西台馆的数百学生返馆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