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一列站出来一位通政使,举着笏本道:“如今我国与北疆相安无事,虽与离洛结盟,到底只是迫离洛退兵的权宜之计,离洛与北疆本就有颇多旧怨,届时两国开战,我月华国相助离洛即可,既能完成约定,又能保全自身,可如果此时处置了那些北疆歌姬,若是因此激怒了北疆,他们调转矛头直指我国,纵然有离洛相助,我月华国也必当国力大损,日后就算败了北疆,也会任由离洛宰割。”
通政使话音刚落,朝堂上议论声起。
俨然通政使的话不无道理,央乐侯听着身后的认同声,蹙眉道:“通政使未免也太危言耸听了,这北疆既然派刺客来月华行刺,不正是说明北疆对我月华与离洛结盟颇为忌惮,如今刺杀不成,杀他们几个歌姬,谅北疆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他有心想杀那些歌姬泄愤,因他是储君外祖,附和他的人不在少数,也有惊心于通政使的揣测,不同意此举的人,朝堂上争吵不休,南宫若尘只静立在自己的位置,一言不发。
启晟帝目光落在他古井无波的脸上,想到昨晚宫宴上他护着离洛王爷的举动,眸色暗沉,待朝堂上稍静,便开口问道:“尘儿,你觉得那些歌姬该如何处置?”
随着他的一句问话,所有人的视线转而落在四皇子身上。
离洛与月华的结盟是这人一手促成。
北疆“献舞”的歌姬还赠玉簪向他示爱。
两种处置似乎都与他有多少关系,于是群臣的争吵声也跟着停了下来,似乎在等他做一个决定。
南宫若尘淡然抬首。
他正视启晟帝晦暗不明的双眸,薄唇轻启:“儿臣以为,当严审。”
“审?”
都已经确定是北疆的刺客,还需要审什么?
茫然过后,群臣互相对视,有些不明其意。
忽然有人恍然道:“四皇子所言有理,歌姬入殿,必当经过重重筛选,殿外又有禁军严查看守,可昨夜的北疆刺客,却轻易混进了宫宴。”
不仅混了进去,还连同兵器也一并带了进去。
他们该查的,不是刺客来自哪里,而是谁将刺客放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