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领了差事,说是要去建一座庙什么的,如今正四处找工部的人,还一些耆老们,听听他们的意见。因头一次领差事,又怕办得不好,每日还有功课要做,今日一早奴瞧着,竟憔悴了一些。”
黛玉默了一会儿,才道,“你来了,他身边如今伺候的人是谁?”
“是我干爹的另一个干儿子叫钟顺的,还有黄芦,原本就是殿下身边的,回来这些日子,他里里外外也都熟了。八爷也说了,若姑娘问起,就说不用担心,等忙过了这些日子,再想法子来瞧姑娘。”
“你出去了跟八爷说,我这边一切都好,若有难处,自是会跟他张嘴。再,他素日里与这边府上没什么来往,老太太年纪大了,叫他轻易别来,惊动了老太太就不好了。若有什么事,托你进来说,或是再想别的法子。”
云臻回府的时候已是戊时三刻了,正如郑平所说,他如今天天儿忙得脚不点地的。修个庙本非难事,他大可把这事交给工部去做,然他打小儿养成的习惯,凡事不弄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不罢休的,是以,里里外外从木料到雕刻还有佛像塑成,他都亲力亲为,凡事征询一番后再拿决定,便事儿多了数倍。
听说郑平一直等着,他便先叫郑平进来回话,得了信后,他就明白了,又细细地问了黛玉那边的事,见时辰不早了,便道,“今日先留在这里,明日一早再到那边去,多进去瞧瞧姑娘,或有她不愿开口的难处,记得来回我!”
第69章 秦氏
这一日,黛玉用过早膳,正跟在老太太跟前,给她读一本佛经。她声音轻缓,带些清脆,听得人神清气爽,屋子里便只余了她的声音,便是平日里最能闹腾的宝玉这会儿也正如老僧入定一般。
宁国公府那边,贾珍的媳妇尤氏带着蓉哥儿媳妇来,悄悄地在门口站了一会儿,丫鬟要通报,她摆摆手,蹑手蹑脚地,才在门口一站,黛玉便住了声音,回过头来,尤氏不由得笑道,“我原说不惊动老太太,又不好来了什么都不说就回去,谁想,还是惊动了。”
黛玉放下了书,已是和宝玉一起起身迎了过去,行了礼。黛玉也是第一次见蓉哥儿媳妇,她本姓秦,小名可卿,本是与宁国府有些渊源的一个营缮清吏司任个小吏的秦业抱养的一个孩子,因生得实在是艳丽,便娶了给贾蓉做媳妇。
黛玉暗地里打量了她一眼,果然是娥眉婉转,肌肤丰盈胜雪,秋波含情,偏偏穿一件雪白偏襟立领袄,一条白底撒花裙,外罩一件玫瑰红满绣窄褃袄,搭着一条纱地银暗纹披帛,头上梳着高髻,斜里插着一根烧蓝凤头钗,嘴里吐出三串珍珠流苏,她身材袅娜多姿,那珍珠晃在她脸边儿,点点光束便落在她的脸上,越发地娇艳动人。
“几次请你过去,你总说走不开,到底是什么事儿把你绊得动不得?”蓉哥儿媳妇拉着黛玉的手笑道,“我早仰慕妹妹的人才,还没来看一眼,就先得了你的礼,连我丫鬟都得了你的胭脂膏子,那么贵重,你送给她们做什么?怎地不自己留着用?”
她说话的声音也格外娇怯,叫人听着,深深体会什么叫我见犹怜了,黛玉便笑道,“不值什么,原也是买了自己用的,谁知在船上竟走了一两个月,如今我年纪小,轻易又不出门,怕白放着糟蹋了,就打发人送过去,你也是太客气了。”
尤氏这边也拉着黛玉说了两句,便跟老太太道,“恰好那边几株梅树先开了,这才刚入冬,比往年开得都要早些,如今又不算太冷,林姑娘来了也有些日子了,我们都没请过,就想趁着这梅花,请老太太姑娘过去乐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