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真正的敌人是谁

骑砍战记 十二楼月明 2641 字 3个月前

这几乎是在自杀。

因为战场中心还有两支骑射部队在压阵。

诺多精灵和号角召唤游骑兵。

枪骑兵已经冲入了巴克斯人的军阵,两支骑射部队一直在抛射掩护,落到了最后面。

见阿迦松的轻骑兵调转方向,尹思兰迪尔和拉尔夫都能意识到这支部队想做什么,他们也同时作出了相同的反应——迎面截击。

诺多精灵和游骑兵的单兵作战能力能吊打这些巴克斯轻骑兵,装备水平也远超这些临时组建的骑警,两边刚一接触,便是一大片的人仰马翻——倒下的绝大多数都是巴克斯人。

但阿迦松依然在坚定的向着马略皇帝的战旗追赶,他带着百余名铁环百夫长艰难的奋战着,试图穿透游骑兵们的阻碍,截住后面的一部分重骑兵……

战场已经完全变成了李昂设想的样子——打成混战。

现在李昂身边已经没有敌人了。

重骑兵们追着马略皇帝的战旗持续向前,冲锋的战马撞飞了李昂身边的大部分敌人,其他的不朽者也放弃了围攻李昂,转而试图拦截追着马略皇帝战旗而去的骑兵。

但他们失去了整齐的阵列,也失去了稳定的心态,这种不成规模的拦截,只能让他们全都倒在马蹄下而已。

当然,他们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和那些留下来殿后的双手剑士,成功的减缓了重骑兵们冲锋的速度,避免了整个军团的全盘崩溃。

阿迦松的轻骑冲阵,也阻止了李昂的部队乘胜追击——重骑兵是无法持续冲锋太远的,后续的追击只能交给号角召唤游侠团和诺多游侠们进行骑射压迫。

但这是靠上千人的牺牲才勉强做到的。

阿迦松靠着轻骑兵们的牺牲与铁环百夫长的奋战冲回了中军阵列,并主持不朽者军团维持住了后撤秩序。

由于骑射部队没能追击,巴克斯帝国的大军在马略皇帝远离危险后重新恢复了纪律,并在阿迦松的指挥下层层阻截,减缓重骑兵的速度。

因此,冲阵的重骑兵没能完全冲垮巴克斯人,也没能完全让对方陷入混乱,酣畅淋漓的倒卷珠帘状态并没有出现,重骑兵们也终究没能冲到马略皇帝的旗帜下。

但无论如何,这一仗已经赢了——失去了稳定的阵列,巴克斯人无法反击,只能持续后退,一直要退到丘陵地带,他们才会得到重新稳住阵脚的机会。

李昂吃力的从地上撑起来,他的胸部、腹部、腿和髋部都受了伤,之前其实只是在咬牙坚持,要是不朽者们再多围攻他个几分钟,他肯定就顶不住了……

身边不断有骑兵冲过,为了避免被自己人误伤,李昂没有乱动,只是举剑指向了前方。

马略皇帝的战旗已经退得越来越远了。

两侧的长矛盾阵也在后退,原本四处飞洒的弩箭也逐渐消失。

爱丽丝用三条腿蹦了过来——它的一只前蹄在之前的跳跃后扭到了,不敢在地上踩实。

但小母马依然用头拱了拱李昂,试图让李昂骑上马背。

李昂放下手里的剑,抚摸着爱丽丝的头:“战斗已经结束了……”

现在已经不用指挥了。

一人一马就这么站着,看着其他的部队冲过他们身边,或是从侧面向那面越来越远的战旗追去。

……

天色渐晚,塞伦荒原的战场平静下来。

巴克斯大军后撤了三十里,在塞伦村北边的丘陵地带重新扎营。

李昂的轻骑兵被阿迦松阻碍,重骑兵和重装步兵不可能持续追击太久,也只能收兵整备打扫战场,随后在巴克斯人昨天的营地里扎了营。

扎营的地方,就是李昂最初计划中的战场。

这一仗,李昂手下战死四百余,伤者也有四百多。大部分伤亡来自重骑兵们的第一波冲锋。

而巴克斯帝国,单是战死的就有两千多人——这是战场上尸体的数量。至于伤者……没死的都撤走了,不知道伤了多少。

阿迦松带领的轻骑兵近半战死,并且留下了上千匹马,不朽者军团也留下了超过八百具尸体。

对于新成立的潘德王国而言,这当然是一场辉煌的胜利,这是在以同等战力正面对抗目前全大陆最强的国家时取得的大胜。

如果论双方兵力的话,是七千五对阵一万一,新潘德王国还略处于劣势。

并且,这场战斗的意义远大于目前所体现出来的伤亡对比——这次胜利意味着,再也没有任何国家能阻碍新潘德王国征服大陆的脚步,如果它愿意的话。

李昂的军帐里,众人欢欣鼓舞,即便是在战场上受了伤的领主也面带笑容。

“陛下,我们可以乘胜追击,一路打到思源城!”

拉尔夫就受了点伤,他在拦截阿迦松的时候中了一名铁环百夫长的投矛——这也是他们没能把阿迦松留下的主要原因,若不是铁环百夫长们用投矛开路,护着阿迦松冲回了巴克斯帝国的中军,巴克斯帝国未必能组织起来有序的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