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新鲜出炉的鉴定结果, 小汪同志哈欠连天地扶了把鼻梁上歪斜的眼镜,平铺直叙地宣布:“笔迹鉴定的结果, 证实两种笔迹为同一人书写。”

“好!”饶是老严年近六旬, 听到这个答案也忍不住高声喝彩大力鼓掌。

齐耀辉却十分冷静地看着小汪, 沉声问道:“你确定?”

“科学从来没有百分之百的确定。我只能说, 从目前的技术手段而言, 无法证实这不是同一人的笔迹。”

小汪严谨而又小心翼翼地回道。“当然,两份笔迹因为书写年代不同,在笔力上有少许细微差别。但考虑到书写人年龄的增长、肌肉的变化,甚至是书写时的情绪变化,这点差别不足以证实是伪装笔迹。”

想起年知非在书写鉴定材料时那愤怒又悲伤的表情, 老严不由仰头长叹, 伸手摁了摁满是血丝的双眼。

而齐耀辉关注的重点却只在小汪的前半段话, 他沉吟片刻, 脑海之中忽而灵光一闪。“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刻意模仿, 完全可以做到以目前的技术手段查不出这是伪装笔迹?”

“呃……理论上,这么说也没错……”

眼见齐耀辉头脑灵活瞬间抓住了自己言语中的……哦不,是目前的科技鉴定技术水平中的漏洞, 小汪颇有些张口结舌,隔了一会才想起一个说法给自己……哦不,给科技挽尊。

“不过,齐队你有没有听过古董行里有个叫临仿的当行?”

“是什么?”齐耀辉果然没听过。

注意到齐耀辉面露茫然,小汪信心大增,立时又露出一个笑容来。“说白了,就是造假的,一般都是书画造假比较多。不过呢,真正的临仿大师都能把假的做地跟真的一模一样。以目前的鉴定手段,如果只看笔迹,同样检测不出来。最后破案,都是从纸张、画风、笔意、原作者当时的状态等各方面的综合考量来判断。但是齐队你要知道,这种水准的临仿大师都是一生浸淫这行当,没个三五十年的磨练,他出不来。如果你要核查笔迹的这个对象有这份能耐,那么以目前的技术查不出他伪装笔迹,不奇怪。如果没有,那我觉得,这应该就是同一个人书写的笔迹。”

齐耀辉沉默地摇了摇头,可片刻之后,他又不甘心地补上一句:“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呃……”眼见齐耀辉连科技鉴定的结果都要质疑,小汪不免颇为无奈。“齐队,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这鉴定的是谁的笔迹?”

“小汪,这件事到此为止!你可以下班了,谢谢!”不等齐耀辉答话,向来沉稳的老严已率先出声。

小汪又扭头看了齐耀辉一眼,见他没有表示,也就打着哈欠乖乖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