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注定的命运

华侯伟苦笑着摇头:“唉,其实我又懒又馋,你们为什么总要逼我?你看,我哥不是干的挺好?”

“哼!我不信你看不出来!皇上既不想像你一样和士绅泾渭分明,又看到工业的好处,想着既要好处又不惹腥臊。可世间哪有这样的好事?虽说朱厚照权术比你更为擅长,手段比你阴狠,但他没有你纯粹,在这一点上,就决定他是里外不是人。师弟啊,你师兄已经是二道先生了,就别让我此生最大的心愿落空了!”

王阳明说的一点不错,朱厚照确实是这么想的。当皇帝一个月之后,他也发现华侯伟当日所说句句是实。大明其实可以完全不需要他这个皇帝,想要夺回权力,必须手里有兵!当兵吃粮天经地义,没钱谁会给你卖命?可内库那点银子,能养几个兵?没有经济手段,哪里来钱?当然可以采取精兵为主的手段,但是烹狼军珠玉在前,朱厚照还能看上什么样的军队?再造一支烹狼军,哪里有钱?事情就又回到原点。他没有华侯伟点石成金的本事,只能是哄着文官们,想从他们手里多拿一点。

于是经过多日观察,他才选中了杨廷和,作为自己的班底,主持工业发展。华侯伟回归南京之后,朱厚照找来杨廷和:“杨师傅,吴王在屯门全歼佛郎机人,又打下满剌加。此事你怎么看?”

杨廷和顿时提起精神:“陛下,此事好坏难明。”

“哦?说说看。”

“先说好的一面,扬我国威,打下满剌加,整个南洋尽在大明之手。然后是开通商路,大明对外贸易可以正常进行。”

“不错,炜弟这一仗着实打出威风,很好!不光是这些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证明工业必须发展,否则外敌会威胁到大明。”朱厚照脑子很清醒,但是他就忘了最为重要的一点,或者说他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明自永乐之后,就成为一个大陆权国家,没人在意海权,以至于自此以后,中国的海军一蹶不振,从而失去争霸全球的机会,最多也就在东南亚盘踞一方。

“是,陛下圣明。坏的一面也不少,南洋只知吴王,不知朝廷。尤其是开海一事全权交付吴王之后,长江以南···”

“你不要说了!杨师傅,我和炜弟之间没有什么猜忌,他一心为我为了大明,这些都是我俩商量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