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留守儿童

事情的转机来得突然又有些草率,像是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实在是接不住了,才扭头想到办公室还有个新来的‘老实人’一样,转交到了肖跃手中。

那时领导心虚的赞美成堆地吐在肖跃身上,生怕眼前这个年轻人不肯接受似的,东拉西扯地找了无数理由,但肖跃却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也并不在乎,他只在乎一件事:

他终于,可以向自己从上学时就怀揣着的信念前进一步了!

这一年,肖跃23岁,在华城报业是一个丝毫不打眼的小透明。

欣然接受了这份人人嫌弃、没有油水又费劳力的采访后,肖跃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奔波。

临近春节,这一年的春运大潮即将汹涌来临,在春运大潮中向来占比最大的农民工群体成为了这次肖跃需要采访的对象。

在肖跃只身一人抵达被采访人家所在的村庄时,他前后院地寻找,只看到了一个孩子。

“小朋友,请问这里是李建业和赵秋霞的家吗?”

肖跃寻了半天,看见孩子警惕地瞪着他,有些不好意思,笑眯眯地开口问。

孩子孤疑半晌,身上的衣服像是几年都没有换过,显得十分破旧,离得近些甚至还能闻到一些若有似无的酸腐味道,他看着眼前这个相较村庄来说已是光鲜无比的年轻人,慎重地问道:“有事吗?”

西北小村落的冬日往往都伴随着干冷凛冽的寒风,年纪轻轻的孩子脸上尽显刺骨罡风掳掠过的痕迹,颧骨上是一团团扎眼的潮红,连同刚做完农活的手指节也有着城市里难得一见又令人心惊的冻疮。

“小朋友你好,我是华城报业的记者肖跃,”肖跃尽可能小心又温和地递上自己的名片过去,不让自己眼中的心疼流露得太过明显,“是来采访的。”

或许是由于感同身受,他仿佛看得见孩子骨子里的倔强与自尊,不愿以华城报业记者的鼎鼎大名居高临下,在努力攀谈了好一会儿之后,才终于让面前这个叫做李强的孩子松懈下来。

这一次的采访并没有如他计划中一般顺利。

海城地处南方,气候四季如春,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也一如春风般扶摇而上,很快地就成为南方众多城市的领头军。

经济的腾飞同样带来的,是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体育等需求,于是从肖跃毕业那年开始,城运会确定在海城举办的消息已传变了祖国各个角落,而为了迎接这场声势浩大的文体活动,海城城运会的基建也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来年9月份召开的城运会,华城报业特别安排肖跃针对于参与基建的农民工进行采访。

李建业和赵秋霞就是参与了这场基建的农民工夫妇,肖跃在华城报业给予的名单信息上翻了半天,才一看到他们的家庭情况就下了决定。

要说原因也很简单,相较于其他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家庭来说,李建业和赵秋霞的家庭属实有些特殊,而这个特殊的根源就在他们的孩子——李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