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会试舞弊案毕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643 字 3个月前

“你让你儿子,让咱大明朝的监国皇太孙,去军中当一个兵丁?”朱元璋幽幽道。

朱标沉声答道:“自幼长在深宫,少时不学武艺,初长成时习武练兵,不过纸上谈兵。若让其统兵一方,或致军略大败。唯自下而上,获战功、建奇功,如我大明功勋将门之路,方可根基稳固。”

朱元璋双眸一缩,沉声道:“你也不怕你儿子死在战场上!”

朱标却仍是面色郑重道:“军户之子可死,小旗、总旗、百户、千户可死,功勋将门之子可死,统兵大将可死,他不过多了个出身,便不可死?”

低着头的朱标心中很清楚,老爷子对自家那个混小子是何等的看重,更是寄托了大明未来百年的希望。

但他仍然选择了用最严苛的要求,去安排那混小子。

想来,老爷子这会儿就要开骂了吧。

“哈哈哈……”

然而,老爷子却是发出了一阵笑声,连原本生生不息的学堂里头,那朗朗读书声都停顿了一下。

只见朱元璋一手叉腰,一手横指太子:“这话可是你这个当老子说的。若是回头伤着了,你可不要怪老子。”

说完之后,朱元璋便双手背到身后,迈出脚步。

自己竟然中了老爷子的招!

朱标满脸的无奈,没成想老爷子竟然是早就打算同意那混小子随军出征了。

他立马开口道:“父亲这是要去何处?”

朱元璋却是不曾回头,只是往大本堂外头走,声音则是轻飘飘的传来:“咱要给你儿子撑腰去。”

……

中极殿御座下的陛阶上,朱允熥扶着腰坐在那张没有丝毫修饰的圈椅里。

朱桱那混蛋的头是真的越来越铁!

心里暗骂着小二十三叔的铁头功,朱允熥嘴角抽动着靠在椅背上,目光平静的看向殿内的百官。

朝会前一整套的礼仪流程走完。

等到孙狗儿喊出有没有人奏事之后。

当即便有数名御史、言官抱着笏板,夹带着奏章出班。

“臣等有本要奏。”

朱允熥点点头:“准。”

“臣等弹劾中书舍人,今科会试主考官刘三吾,结党营私,考前泄题,上下经营,会试舞弊。自刘三吾以下,今科会试副考官、十八房同考官、阅卷官、读卷官、抄录官、贡院官吏,皆涉案其中。

另有今科会试登榜举人合共六百六十六名,或有察舞弊事,却隐瞒不报,知法犯法,亵渎恩科,辱没圣贤,妄为圣贤门徒。”

“臣等谏言,监国当明正典刑,彻查今科会试舞弊案涉案人员可有落网之鱼。一应涉案人员,当严惩,昭告天下,以正人心,以正国法!”

这几人是数日前,持笔在夫子庙塔楼上撰写弹劾奏章的御史和言官。

而随着这几人的出班弹劾。

紧随其后,是更多的御史和言官走出班列,抱着笏板依次站在大殿上。

“臣等附议。”

站在文官班列最前头的詹徽,满意的看着眼前这一幕场面,嘴角微微一扬。

是那刘三吾等人在朝中的故交多,还是那六百多名举人在朝中的依靠多。

还是说,是今科会试录名的那剩下不曾考中的六千多人在朝中的恩师、长辈、家族故交多?

六百多人的科举利益,和六千多人的科举利益相比,是一道很容易计算的题目。

而面对着朝堂上如此轰轰烈烈的弹劾浪潮,原本还准备为刘三吾亦或是那六百多名举人求情的官员,此刻也只能是压抑着胸中的担忧,抱着笏板低着头,站在自己的朝会位置上。

朱允熥亦是平静的观看着这一幕。

等到朝堂上的动静渐渐小了一些后,他才开口道:“国朝选才大典,乃是事关社稷之事,绝不可出现舞弊不法之事。然而,朝廷也必是讲究证据的,断不会冤枉了一个好人。”

不会冤枉好人,但也绝对不会包庇任何一个犯法的人!

詹徽当即出班:“启禀监国,今科会试舞弊案,目下由锦衣卫督办,一应罪证当由锦衣卫呈奏朝堂,以正视听。”

朱允熥点头,轻声呼唤道:“锦衣卫。”

和武将们混在一起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立马出班。

“回禀监国,锦衣卫现已查明,今科会试确存舞弊不法之事,锦衣卫分别审讯会试考官,应试取中举人,获得笔录近千份,条条指向今科会试存在舞弊之事。”

还不等有人跳出来,指摘锦衣卫没有审问的权力,一家之言足以遮蔽朝堂视听的话来。

蒋瓛便紧接着道:“锦衣卫已会同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重新审讯涉案人员,抽取证言核实,皆确凿无误。”

此言一出,却是让朝堂上百官侧目以待。

试问往日里横行霸道的锦衣卫,什么时候竟然会伙同刑部、都察院还有大理寺办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