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老子不活了!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993 字 3个月前

恰如此时。

陈府内,有官兵冲了出来。

到了府门外,便当即高呼一声:“陈府查粮八千九百石。”

一声刚歇。

远处的街道上,又有一队官兵奔着陈府而来。

到了近前,便有官兵高呼:“陈留县孙家捐粮五千七百二十三石。”

往后,越来越多的官兵从各处赶到陈府外。

“陈留县王家捐粮三千二百三十四石。”

“陈留县种家捐粮七千六百一十六石。”

“……”

“……”

一名名官兵,到了陈府门前,便高声报出一户人家的捐粮数,数目精确到了个位数。

随着一家家被报出来,近前方才还迟疑的士绅大户里头,便有不少人跌坐在了地上。

这哪里是借粮啊。

这又何曾是捐粮啊。

这是拿着自家的账目抢粮食的!

忧心忡忡带着兵进城借粮,此刻却是满脸喜悦的带着账目,赶到陈府门前的陈留县县丞、主簿、典吏三人,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

“县尊,咱们县的百姓不缺粮了!”

裴本之点点头,看着跟前这些眼睛里已经没了光亮的士绅大户们,冷笑了起来。

此刻,自己看了陈家主的人头,拿了这些人家的粮食,他们便是自己的同伙,便是和自己绑在了一起。

裴本之轻笑出声:“诸位,都起来吧,今日能得诸位相助本县,本县记在心里。”

说完之后,裴本之又转身对县丞吩咐道:“既然诸位良善人家都捐了粮,一应账目当尽快交换给各家。”

跑的满头大汗的陈留县县丞张了张嘴,再三观察着自家县尊的神色和表情,终于是找到了这句话里的重点。

尽快而不是立刻。

那就是要自己抄录一份账目留存,防备未来之用。

县丞点点头:“属下遵令。”

……

“殿下,此处便是兰阳县下游炸堤决口处。前面那一片水泽,之前是兰阳县治下西堤湾。”

滚滚黄河河道上,一支队伍沿着河岸,由南往北,停在了一处巨大的大堤决口前。大明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潘德善,指手决口,比照眼前的堪舆,语气凝重的说着话。

潘德善看了看西北方向,又转头看向身边的皇太孙。

他继续道:“殿下,此地往西北五十里便是兰阳县城。往东南七十里乃是归德府宁陵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地是归德府城商丘。”

自徐州府一事后,朱允熥安排诸事后手,便继续领着朝廷的随行官员和粮草继续往开封府这边赶路。

此刻,站在黄河大堤上,朱允熥神色凝重的看着眼前的决口,眉心便是一阵阵的突突。

按照急奏上所言,这一出决口便是因为兰阳县那个该死的混账玩意,而被炸开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出决口,从而加重了六府之地的灾情程度。

朱允熥沉声道:“亲眼看了河道和决口,你有什么看法?”

潘德善回头看了一眼随行的官员,随后转头看向皇太孙,他低声道:“兰阳县根本就没有治河。”

说着话,潘德善便从一旁的太孙府总管雨田手中接过一把铁锹,随后重重的铲在大堤上,又伸脚重重一踩,双手下压木杆。

一铲大堤上的黄土便被潘德善给铲了起来。

而后潘德善便蹲下身子,用双手扒拉开这一铲子的黄土。

最后抬起头看向脸色阴沉的皇太孙。

潘德善沉声道:“殿下,这土就是铁证,兰阳县这段黄河大堤,去岁一整年都没有加固过。然,朝廷却早已照例划拨了钱粮用于河务之上。”

朱允熥脸色愈发的阴沉,轻步上前伸脚踢了踢被潘德善扒拉开的大堤黄土,只是看不出有什么。

可潘德善敢在随行官员面前,说兰阳县没有治河,那必然是有的放矢的。

潘德善则是继续道:“若是此处不曾炸堤,上游那一处决口会卸下河道里大半的洪峰压力,如此一来只需要堵住上游的决口便可。而这里被炸了堤,根本没有为河道卸力的作用,反倒是让更多的河水倾泻出来,致使六府之地涌入的河水更多。”

朱允熥目光下沉,又看了眼这些日子已经陆续被兰阳县百姓堵塞上一些的决口,询问道:“现在到地方了,你首要做什么?”

潘德善想了想,抬头看向朱允熥:“若是臣再次施政,首要乃是恢复耕种,虽然今年六府已经不可能尽收夏秋两税,但现在尽快恢复耕种,还是能保住一茬的粮食收成,百姓们这个年也就能好过一些。

至于这两处决口,如今水已经退下去了,反倒不是问题。只需入冬前给重新堵上即可。”

朱允熥不禁笑了笑。

伸手指指潘德善。

“让你治河,你反倒是要恢复耕种。”

潘德善微微一笑,合手躬身,退到一旁。

朱允熥摇头望向还在河堤下,不断的让河堤决口上搬运着土包和砖石的兰阳县河工,目光显得有些凝重。

这些河工,即便是看到了自己这一行打着皇命旗号的队伍,以及没有任何的反应,眼里一片平静,好似只有眼前这一直不曾被修补好的决口。

那是麻木。

朱允熥看到了这些河工和百姓身上的麻木。

这就是一个愚蠢的官员,给朝廷带来的最直接的且是最恶劣的影响。

因为这个愚蠢的地方官员的所作所为,百姓会天然的认为,朝廷也必定会如此。

民心,也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的被磨得干干净净。

他转过身看向身后的随行官员们。

“随孤去兰阳县衙,看看我大明朝的地方官,到底都是个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