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废立皇太孙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978 字 3个月前

解缙今天没有急着看完这些奏章,再分出哪些该是送往陛下处,哪些该是送往太子处。

而是敲着手指,抬头看向白玉秀:“是西城那位寻常人家的女娘对吧。”

白玉秀点点头:“回先生,是她。”

“哈哈哈。”解缙笑了两声,眼中带着宽厚:“叫了先生,这是要我去为你提亲?”

白玉秀顿了一下,然后才再次点头道:“学生家贫,仕于心学,自知深浅,不敢与功勋权贵攀附,本半身志向,却要尽数挥去。不如娶一合心合情的贤良女子为妻,于学生之家,于学生仕途,应当有善果。”

解缙嗯了一声,目光里多了些赞许和欣赏之色:“你能这么想,便算是明了事理。回头提亲的事情,先生代你父母去,只是彩礼却不能让先生出,我家没钱,你也不是我儿子。”

解缙很干脆,也很不遮掩。

白玉秀听到这话,不由失声笑了两下,然后脸上露出激动。

解缙扫了这位学生一眼,转过身顺手取了奏章文书最上面的一本,恰似随口道:“通政司的事情这几日可以整理好,想来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的事情,也快定下了。”

念叨完之后,解缙便低头审阅起涉及九边军务的奏章总述。

而听众白玉秀却是眉头一抖,心下狂跳不止,藏在衣袖内的双手紧紧的攥成拳头。

他努力的克制着自己的激动不流露于形色之上,却还是控制不住的低声道:“考功清吏司主事转任河南道按察使的啊。”

问完之后,白玉秀立马躬身低下头。

“学生有错,失言了。”

解缙轻叹一声,放下手中的奏章,转头看向这位年轻的学生:“复述文选及考功二司职能。”

白玉秀不解,却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文选司,掌理官吏班秩迁除,平均铨法。考功司,掌文职官之议叙与处分,京察及大计则掌其政令。”

回答完之后,白玉秀的脸上逐渐有些凝重起来。

文选司管的是官员的升迁大计,考功司掌的是官员业绩考核汇总。

二者,可以说是将吏部的职能细分具化。

无论文选还是考公,虽然只不过是正六品的官阶,却是连应天城里那些个部司衙门的坐堂官、侍郎郎中、五寺卿都不敢轻易交恶的。

解缙哼哼了一声:“文选司主事转任考功司,如此文选司主事一职便空缺了出来。”

先生这已经是当着自己的面前,承认了自己将会升任吏部文选司主事一职。

虽然同样都是青袍官,可白玉秀却从来都不会设想,自己观政期结束,任官通政司半年不到,就能掌吏部文选司的差使。

白玉秀不免有些迟疑,低声道:“先生,学生诠才末学,观政不过年载,入仕不足岁,便要担此要职,肩领重任,学生惶惶。”

解缙却没有给白玉秀推辞的机会,而是沉声解释道:“近来朝中的风声都有耳闻吧?”

“先生是说高方伯那边的事情?”

解缙点点头:“高仰止在交趾道,这两年做的很不错,可谓政通人和,吏治清明,成果斐然。数年之功,足可抵过往国朝平定抚慰新征之地数十年之劳。

考公法很不错,交趾道有现今成果,离不开考公法的出现。高仰止如今快要将此法总结完毕,不日就会自交趾道上奏入京,到那时朝堂之上必然是要朝议的。”

自从入仕为官后,白玉秀每一日都是从通政使司带着奏章送来文渊阁,知晓朝堂上的政令朝事,却从未有过深入的机会。

此刻听到这等确凿的消息,心中自然是掀起了一片风浪。

白玉秀拱手低声道:“先生是要学生在吏部,策应高学长奏请之法?”

用文选司来压制到时候朝中可能出现的反对声,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白玉秀觉得,自己大抵是猜到了先生的谋划。

只是,文渊阁里却是发出了解缙的轻笑声。

当白玉秀面带不解的看向解缙之时,只见解缙满脸笑容的摇着头。

“策应?非也。”

解缙抖了抖衣袍,手掌劈砍衣袍压平:“考公法只是朝议一二,最后不论如何都会自交趾道,行法于大明诸道并朝堂各部司衙门。”

年轻的即将上任吏部的白玉秀眼睑猛的一颤:“那先生要学生去文选司……”

解缙当即眉头一凝,目视向白玉秀:“此乃上意,朝堂官缺,岂是你我可以私相授受乎?”

“学生知错。”

解缙轻叹一声:“让你去文选司,是为了我朝定下考公法之后,朝堂上下内外官员铨选之事,能有明察之人,秉持公正,为朝堂取良才,开大明万年盛世。”

取心学进士,这已经是朝堂潜规则了。

用自己这么一个心学进士任官吏部文选司,那自然是要取心学良才。

白玉秀终于是反应了过来,自己去吏部文选司到底是为了什么。

而他也是幡然醒悟过来,为何一开始先生就会透露出,不愿意看到自己和功勋将门家的女娘结亲的态度了。

白玉秀当即挥袖抱拳:“学生定不负圣恩,定不负先生教导。”

解缙挥挥手,在九边奏章上圈圈画画了几笔。

而后轻声开口:“大明有官两万余,上上下下,虽不似前宋朝堂冗官冗员,官场架屋迭床。但将来,朝廷又会新增多少官员?近来的两榜进士数量近千,难道科科皆授官?

考公法势在必行,文选司务必担起除陈纳新的担子,好让我大明能时时如青壮,不致老如腐朽。”

白玉秀点点头:“学生省的。”

解缙嗯了一声,他教学生从来不会多说废话,说明白说清楚也就足够了,至于到底能不能领会,全看学生自己的本领了。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无非如此。

所幸,白玉秀是个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