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添一把火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328 字 3个月前

各部司衙门,一日间便收到了大半个衙门的病休假和请罪书。

需知,洪武朝的官员们几乎是没有休息的日子。一年里,也只有三天是可以休沐在家的,除此之外便只能是自己找时间偷懒,还要谨防被都察院的御史们发现。

此般种种,皆是因为皇帝是一个勤勉的人。

严于律己,则可严于律人。

便是官员病重,也需要各方核查确凿了,朝廷才会批假给休。

头些年,不少人便是因此,活生生的病死累死在了官位上。

但是这一次,大明朝的官员们很硬气。

说病了那就是病了,上了文书便待在家里不出门了。

那些个挑着自己犯了错的官员,亦是在交了请罪书之后,紧闭家门,摆出一副自行圈禁,留待朝廷核查的样子。

诡异的气氛,瞬间充斥在应天城里。

便是那些寻常百姓,也察觉到了应天府放到街面上的差役更多了一些。更不要说武城兵马司的官兵,已经悄然的走出了营房。

官场上的一草一木,都能引来无数人的关注。

“三叔,现在这个时候。咱们家是不是该请徐家、汤家、沐家还有蓝家的人过府一聚了。”

开平王府常家,作为第三代的领军人物,身穿一件亲军百户服的常继祖,坐在前厅,看向刚刚下值出宫到家的三叔常森。

常森端着茶杯灌了几口茶,伸手解开领口。因为一整夜都在宫中卫戍值守,常森的脸上带着些憔悴,眼袋也有些重。

他打了个哈气,看向常继祖:“家里粮食太多了?”

常继祖愣了一下。

如今开平王府大事基本都是常森做主拍板子,自己也是今天得了些消息,才会有此一问。

常继祖小声道:“三叔,孔家的人正在被押回应天,想来熥哥儿要不了多少时日,也就能回京了。这个时候,若是我们这几家不有所动作的话,恐怕到时候熥哥儿那边会有不少麻烦缠身。”

常森似乎因为缺觉,显得有些烦躁,又扯动了两下衣领:“你想要有什么动作?是召集兵马,还是入宫面圣?亦或是,叫各家点了家丁,给那帮文官的嘴都抽烂了?”

常继祖被问的是哑口无言。

一时间愣在当场,不知道该说什么。

常森轻叹一声:“你大伯走了没两年,你父亲如今正在南边领兵征伐,为咱们大明开疆拓土。陛下信赖我们常家,太子、太孙两人也是对我们常家推心置腹。所以,三叔才能领了禁军的差事,卫戍宫廷,护卫陛下。

这个时候,不论是我们家,还是徐家、汤家,亦或是蓝家,都该少说少做。只要不是触及底线的事情,不是要让我们这些人家过不下去的事情,那就稳住。

若是需要我们这些人家做些什么,你觉得陛下不会暗示?还是太子和太孙,会放着我们这些人家,去找旁人来做事?”

常继祖点点头:“是侄儿心急了。”

常森摆摆手:“你想的,三叔明白。陛下如今龙马精神,太子爷也稳坐东宫,熥哥儿这个太孙位也有两年了吧。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急。我们是大明开国的勋贵,是将门,是为天子领兵在外征讨不臣的大将。

可谓是荣辱一体。便是说句不好听的,只要我们不做谋逆之事,那就是与国同休的人家。陛下要我们做什么,便作什么。

你别看朝堂之上,文官们权倾朝野,六部五寺三法司的官儿,一道公文就能叫万民更迭。可你不看看,这些人能一直稳如泰山?

便是詹徽,替陛下做了多少年的吏部尚书,如今他人呢?还不是替文官们背了一次锅,此刻默默回乡含饴弄孙罢了。”

常继祖站起了身,双手合十,躬身作揖。

他的神色显得有些凝重,目光却是真诚:“侄儿受教了。”

“罢了罢了。”常森挥挥手,脸色平静的望向厅外:“孔家不过是个牌坊而已,至多不过是立了千年的牌坊罢了。如今倒了也就倒了,你当天下有几人会真心向着孔家的?

无非是孔圣人的功德,惠及后世千年,那帮读书人是吃着孔圣人的遗泽,才能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

现在孔家倒了,他们便慌了。是因为他们怕,他们怕了。他们怕太孙连孔家都能弄倒,也能毫不留情的将他们给扫走。”

常继祖眉头皱紧,迟疑道:“现在文官已经有所动作了,各部司衙门不少人都撂挑子回家了,难道他们不怕陛下秋后算账?”

常森冷哼一声:“他们无非是想着抱团取暖罢了,觉得只要上下一心,陛下就会投鼠忌器,未免社稷动荡,会对他们手下留情。”

“陛下可不像是这样的人……”

常森轻咦了一声,意外的看向常继祖,却是笑道:“往前,陛下确实如此。只是现在或许真的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