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我家之下 众生平等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437 字 3个月前

只是眼下,两人却是轻咳一声,齐齐跪下。

“臣等附议。”

“请殿下三思而行。”

蒋瓛目光阴沉的踏出一只脚,在他看来,此刻跪下的五位部堂。在跪下的那一刻,也就表示,他们是与后面的那些静跪逼宫的官员站在了一起。

只是,蒋瓛的视线里出现了一只手,阻拦住了他想要继续踏出的脚。

只是稍稍抬起头,蒋瓛就认出,那是皇太孙的手。

蒋瓛心中一动,连忙无声的收回刚刚踏出的脚。

朱高炽目光微动,看着朱允熥的背影,想要开口,最后却还是忍了下来。

解缙和夏原吉两人则是目光变得悠长起来,再看向在地上长跪不起的任亨泰,眼神里多了些往日里不曾有的东西。

解缙更是无声的叹息一声,抬起头看向眼前那漫长的静跪官员们。这一刻,他觉得这些人是多么的可怜,多么的令人可恨。

哎!

朱允熥轻叹一声,抬了抬手,却又停了下来。

在过往,他只觉得任亨泰是个会读书的人,也是个懂得朝堂规矩的人,所以这位大明第一个拥有状元牌坊的人,坐上了期望已久的礼部尚书的位子,也成了文华殿大学士。

他自谦不如古之贤臣,可那一番言辞,却已然有了几分古之贤臣的遗风。

只是,大明现在容不得半分的退步。

一声轻叹之后,朱允熥眼神变得冷冰如霜,眉宇夹着杀气,落地有声的质询道:“任亨泰,你也是在逼迫宫廷吗!”

跪在地上的任亨泰颤动了一下,他本以为自己能够说动皇太孙,只是眼下看来,似乎并没能劝阻太孙殿下要对朝臣们的惩治。

任亨泰茫然的抬起头,他实在不知道自己身为大明臣子,食君之禄,该如何继续维护朝堂之上君臣和睦。

当今日流露真情的礼部尚书抬起头,望见的就是朱允熥愤怒的注视。

朱允熥冷呵一声:“百官不思为君分忧,无故罢朝,阻塞宫门,逼迫君父,是大明律哪一条定的!”

“臣……”

任亨泰嘴唇抖动着,却怎么也说不出话。

朱允熥猛的挥动衣袖,看向午门前逼宫的官员们:“尔等终日以国家肱股之臣自比,出口便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若孤记得不错,此乃太史公所作史记《商君列传》所载吧。那孤便要问问尔等,可知《韩非子·有度》有言: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说及此处,朱允熥低头俯视着任亨泰,其意不言自明。

任亨泰脸颊颤巍巍,如鲠在喉。

“今日尔等于此,或无大逆之罪,却有欺君之实。国家律法,岂容尔等践踏至此!”

朱允熥脸色阴沉,掷地有声,怒声连连。

跪在跟前的郁新,当即抬头,本欲开口,却是忽的闭上。

然而,朱允熥却已开口:“户部,是有什么想说的吗。孤还没有昏了头,不让你们说话。”

郁新心中一阵后悔,可已经被架到这里,只能开口道:“殿下,今日群臣于此,皆因京师流有谣言,朝廷欲要夺天下功名优待……”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翟善便已经是连连咳嗽了起来,侧目看向郁新,眼神里竟是震惊和诧异。

皇太孙殿下没有昏头,他郁新倒是真的昏了头。

郁新被翟善的咳嗽声打断,本是有些不满,脸色却在顷刻间变得煞白。

朱允熥眼底闪过一丝意外之喜,语气却是更加愤怒阴森:“大明朝的官员当真都是贤能之辈啊!一句谣言,便能做出逼迫君父的事情来。好啊!当真是好啊!”

他连连嘲讽,冷笑声响彻不断。

不等郁新解释。

朱允熥已经冷喝一声:“大明便是夺了天下功名优待,又如何?”

他的话锋一转,语气幽森,冷嘲反问一句。

随后,朱允熥挥手指向午门,指向午门后被微弱灯火笼罩着的三大殿:“国家优待天下士子二十八载,县学、府学、国子监,每岁钱粮不断,供养天下读书之辈。大明从无辜负天下功名之人,可天下功名之人,却多负于大明!”

完了。

任亨泰心中长叹一声,面露悲凉。

他长呼一声:“殿下!”

阻拦之意,明明白白。

然而,朱允熥却浑然不顾,视若无睹,挥手指北:“大明朝文官第一,世袭衍圣公,千年圣人世家,天下士林魁首,孔府一门,获大明荣养二十八载。今查,孔氏一族私祭前朝君主,往来信件于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