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东征!驱狼吞虎!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437 字 3个月前

推官跟在邹学玉身后,对身边的书吏挥了挥手,示意对方将府尊大人有关于应天城外金川门后街道治安管理问题的有关意见,一一记录下来。

一帮人前赴后继的往码头上赶去。

等邹学玉从城门洞里冲出去的时候,一个偌大的让他竟然产生了陌生感的龙湾码头出现在眼前。

整个城门外的码头区域,无数的彩旗彩带,迎着江风飘扬。

一艘艘与应天城同一高度的宝船和战船,静静的停靠在栈桥上,却又随着江水的流动缓缓的上下起伏着。

成群的上直亲军卫官兵将码头范围给分割开来,可在周围和高处,却有无数的百姓和商贾观望着码头上的朝堂官员及整装待发的官兵们。

同样的,那些从码头上被驱赶走的船只,也都将船锚下在上游位置,船员们和海商们,则会爬到船上的最高处,眺望着码头上的一切。

在城门下,一座搭起的简易高台拜将坛上,大明的内阁大臣们头一次统一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站位悄无声息的说明了一切。

朱允熥站在一张摆放着虎符和宝刀的供桌前,在他的身后便是任亨泰和徐允恭,随后才是解缙和高仰止。

至于好不容易从太医院站着走出来的吏部尚书翟善,以及户部尚书郁新、工部尚书王儁、兵部尚书茹瑺,则都要落后前面四人半步。

再往下,才是六部五寺三法司的其他官员。

大都督府下的国朝功勋武将们,今天倒是没有出现在拜将台上,因为不管东征需不需要他们,今天凡是在京的功勋武将,人人披挂上阵,列队在拜将台前。

在功勋武将们的后面,是数量并不多,统一穿着讲武堂武生专属练功袍的武生们。左右两侧及后方,则分别是大都督府下京军诸卫精锐官兵,及上直亲军卫的虎贲之师。

将领们披挂着跟随他们三十多年的甲胄,提着那饮血无数的宝刀,浑身昂扬着汹汹的战意。

周遭的官兵们更是双眼无时无刻不在喷吐着杀气,以及瞳孔深处对军功的向往。

今日出现在码头上的人,都是被大都督府通过层层挑选而出的东征成员。

合共两万人,将作为头一批乘船东征倭国的援军。

由舳舻侯朱寿统领,作为东征大军水师营都督,东征大军副都督前往倭国。

至于东征大军,则是由原本的真倭大军改名而来,曹国公李景隆不出意外的在朝堂上获得了征东大将军、东征大军大都督的位子,总领整个东征全面经略倭国事宜。

任亨泰作为内阁首辅,手捧着辞藻华丽的东征旨意,在数个扩音器的帮助下,对着整个码头上的将士们喊话,传达着皇帝和朝廷的意志。

旨意里更多的是解释说明大明东征倭国的程序正义性,以及倭国的深重罪孽,以至于让大明不得不出兵征讨,以维护这个美好世界的再一次和平。

等到人任亨泰将这份词藻优美的旨意读完之后,他对着一旁的解缙低声询问:“这旨意谁写的,倒是不错。”

解缙撇了撇首辅,哼哼着低声道:“我让通政使司衙门那个知事官写的。”

任亨泰愣了一下,随后不再与解缙讨论这些,倒是卷起圣旨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朱允熥身后的供桌上。

最后到了朱允熥身后:“殿下,该点将助威,以壮军心。”

朱允熥目光恍惚了一下。

眼前那一面面彩旗,好似是在他的眼前组成了一幕梦幻的画面。

画面深处,是无数自己熟悉却又越来越陌生的东西。

当内阁首辅的声音,传入他的耳中时,方才从梦幻中清醒过来。

朱允熥看着眼前云集着的整戈待发的大军,不由轻笑了一声,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看见那些梦幻画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他回身将供桌上的虎符和宝刀,分别用左手和右手拿住,转过身到了拜将台前。

“东征!孤以王爵候尔!”

封王的承诺。

仅仅只是一句,便瞬间点燃了所有的将士,再也无须更多的助威词用以提振军心。

舳舻侯朱寿从台下,抖开战袍,风吹动着衣袍,让他好似不败的战神,从台下到了台上。

噗通。

朱寿双手抱拳,单膝着地,重重的跪在拜将台上,跪在了皇太孙殿下面前。

“望尔等百战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