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渡口驿最后的机会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409 字 3个月前

他的脸上多了几分异样,只是很快就消失不见。

毕竟能被关进锦衣卫诏狱里的人,基本也都不会再有走出来的机会了。

能为太医院做出些贡献,自己也不必再去深究什么细节了。

朱元璋的手从急奏夹本上抬起,冲着蒋瓛挥挥手:“告诉张辉,点好人手,宫里下了旨意就启程办差事。”

蒋瓛当即拱手抱拳:“微臣领旨。”

说完之后,他便小心翼翼的起身,弯着腰躬着身慢慢的向后退下。

不等他退出几步。

陛阶上的朱元璋却是再次开口:“告诉那几家的混小子,找个日子,入冬前在京的都去宝华山狩猎,也叫这帮混小子能发泄一下劲头,别整日里无事生非的!”

蒋瓛双眼一转。

陛下这是要给朝中那帮勋贵给按住的意思啊。

他当即再次躬身弯腰:“臣领旨,微臣告退。”

言毕。

蒋瓛才继续小心翼翼的退出奉天殿。

等到蒋瓛离去,朱元璋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眼前的急奏夹本上。

在漫长的寂静之后,朱元璋脸上露出一抹释然的笑容。

“爷爷相信你这一回……”

……

河北道广平府清河县。

清河县城位处河北道东南侧,与山东道东昌府接壤,与武城县、临清州隔着大运河遥相而对。

清河有名,名在出的氏族人物。

人们一说起清河,便会想到清河崔氏。

自汉时,清河崔氏便崛起为关东望族。魏晋时期已经冠冕相袭,南北朝时到达巅峰,于北朝初年走到了极盛。

北魏孝文帝将其纳入到‘卢崔郑王’四姓高门;唐时位列七姓十家,世代辈出宰相合共一十二人。

只是,这一切都伴随着科举制的兴盛,以及五代十国、前元暴行,而被终结。

天下从门阀望族,转移到了缙绅士族手中。

一切,便是极盛,也会随着时间长河烟消云散。

而在今日的清河县城东南,运河边的渡口驿。

热闹的运河、官道驿站,随着年关将至,而显得分外拥挤。

此时已经到了初冬前,山东、河北一带气温已经让人能感受到冰冷。

北方的初冬,天空中已经有着无数道灰黑的烟柱升起,然后飘散在碧蓝的天空下,似乎是要将这一份碧蓝给化作灰色。

渡口驿因为运河和官道叠加,比寻常的驿站也显得更大一些。

驿站的周围,建造了数量众多的建筑,形成一小片供来往官宦、士绅、商贾、百姓歇脚,亦或是转运货物的地方。

临近河道的一座酒肆二楼临窗,可眺望河道上商船往来的位置,换作镖局镖师装扮的张辉,手握一只酒杯,桌上放着几样佐酒的小菜。

而他并无饮酒的打算,只是望着下面运河边的渡口栈桥。

他已经在这里足足等待了五日,而他的直觉和所有的迹象,都说明那人必然会在此上岸,穿过河北道境内,进入山西道。

张辉望着商船往来不绝的栈桥,目光微微锁紧。

炆废人可一定要在这里下船!

依照从凤阳的消息传到应天,再到中间的停顿,再到自己快马加鞭,试图抢在前头赶到这里,张辉认认真真的前后推演了一番,大抵也就是在这两日了。

炆废人基本已经可以断定是与白莲教的逆贼在一起的。

而从太孙那里得到的消息,晋商有参与其中。

白莲教有人,晋商有钱,炆废人定是被要被带往山西道的。

而他们也不可能走河南道进入山西道,因为皇太孙殿下就在河南道,追查河道上所发生的事故。

白莲教的人不可能会在河南道抛头露面,引来太孙的注意。

那么一路走运河,到清河县渡口驿下船,再往西北方向避过官道,藏匿身份,从真定府径山驿进入山西道,是他们最佳的选择。

必定如此!

张辉的目光在河道上那一艘艘可能停靠栈桥的船只上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