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朱高炽的高光时刻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573 字 3个月前

朱高炽望了一眼,便看向一旁在京仅存的三位内阁大臣。

任亨泰、解缙、徐允恭。

在他们之后,则是满朝的文武百官。

至于今天朝会会发生什么,早在内阁的阁议之后就已经确定了下来。

《关于坚定走洪武新政道路不动摇的决心决议》

朱高炽很确定,今天朝会的议题就是这个。

在如今新政施行快一年之际,朝廷内部需要有一次公开的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新方向,发展新思维。

当然。

朱高炽很怀疑,如果出现问题的话,自己那位和蔼可亲的皇爷爷,到底会选择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

这段时间,京师里头多了很多陌生的面孔。

每一个傍晚,朱高炽都会爬到西安门城墙上,眺望着整座应天城。

在夕阳播散的光芒照耀下,他只觉得眼前越来越多的迷雾升起。

而在他身后的皇城大内,正由一柄天子剑蓄势待发,要以无比的剑气裂开这笼罩着的重重雾气。

现在整个朝局,其实已经越发的清晰起来。

虽然新政会受到重重或明或暗的阻力,但也正因为朝廷正在推行新政,所以也就能更清楚的看到这天底下的所有人,屁股都是朝着什么方向的。

奉天门后,那两道熟悉的身影,将朱高炽从浮想之中拉了回来。

台院的监察御史们开始高呼着,在最后时刻纠正官员们的仪态。

内宫大总管孙狗儿则是小脚步快速的到了奉天门下早已摆放好的两把椅子前。

“皇帝到。”

“皇太子到。”

帝国最威严的两个男人出现在了奉天门下。

百官无论文武、宗亲,尽都挥袍跪地。

“陛下万岁。”

“太子千岁。”

官员们动作统一,奉天门前群臣跪拜。

朱元璋并未立马落座,而是一手扶着椅子,一手叉腰,看向奉天门前的臣子们。

老爷子指定又是在盘算着要拿什么人开刀了。

站在下面的朱高炽心中想着,不由回头扫了一眼满地的文武官员。

孙狗儿忠实的履行着自己作为大明朝最具全是之阉人的职责。

“百官有本奏对。”

他一开口,也就说明今日的朝会进入到了正题。

官员们亦是遵循着朝堂之上的潜规则。

一般而言,朝会上的奏对,都是依照官阶高低来排序的。虽然没有明言,但所有人都是如此照做的。

除非。

就如同今日此刻一样。

内阁的三位没有开口,然后人们这才将目光投向六部、三法司以及五军都督府的正印堂官大佬们。

等到这些人也没有开口。

接下来就是各部侍郎、五寺卿之类的官员。

正值此时。

兵部的队伍里,走出一人。

其人年岁不大,估摸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穿着一水的红袍,前后补子上绣着孔雀。

他正了正头上的乌纱,抱着笏板,扣着腰上的楼花金腰带到了中间。

齐泰双手抱起笏板,拱手弯腰:“臣兵部左侍郎齐泰,有本要奏。”

这位在朝中亦是以记忆著称。

年初朝廷里接连废黜贬谪官员,齐泰也顺势晋了兵部左侍郎的位子。

皇帝自是准奏。

倒是下方的朱高炽目光意外的看向这位兵部左侍郎。

若是自己没有记错的话,熥哥儿当初可是提过这位的名字。

不过从熥哥儿的表情来看,似乎是有些不喜这位。

熥哥儿不喜欢,那这人定然是有问题的。

朱高炽双手抱着捏着笏板,双眼微微眯起,对着齐泰上下打量了好一阵。

齐泰这时候也开口道:“启禀陛下,征东大将军、曹国公,征南大将军、开国公,回京的关防奏疏已经呈送兵部,不日便将带领两军有功将士回京。兵部奏请陛下,二位大将军回京之后,应当驻扎何处。”

眯着双眼的朱高炽,不由眨了眨眼。

这算是什么事情?

兵部理一道奏章送到内阁,交由内阁票拟也就算能定下的事情。

奉天门下,朱元璋保持着一开始的姿势,淡淡开口:“回京的两军有功将士,驻扎府军右卫小校场。让常升、李景隆两人,入太庙洗尘安顿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