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不能苦了商贾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375 字 3个月前

山西道北临边关,往来苦寒,百姓如今亦非安居,常有缺衣少食,未曾能有人人衣食无忧,何敢言有功。”

朱允熥摇摇头,目光有些醉了一样的注视着长孙贡几人。

他忽的幽幽道:“这为官一方,难啊。能让地方不生动乱,不出叛乱,无有谋逆,便已经是上佳之政。”

“谋逆?”朱棡眼底闪过一丝流光,提声道:“山西道可不敢有大逆之辈生出。有藩台、臬台牧守山西,军门持军坐镇山西,谁人胆敢谋逆?管叫他今日谋逆,明日便人头高悬太原城门之上!”

长孙贡等人脸色微微变动。

这时候提到谋逆的事情,可不像是喝多了胡乱所言。

朱允熥则是继续缓声道:“这些年不少人与孤说,这治理天下啊,说难也难,说不难亦是不难。只要给百姓一口吃的,叫他们不饿着肚子,这天下到底都还是姓朱,换不了天。

可孤当时就很是疑惑了,只是因为尚且年轻,不曾将心中的疑惑问出。今日倒是有机会,有诸位本朝牧守一道的臣工在此,或可为孤解惑。”

不等长孙贡几人开口询问,朱允熥心中究竟是何疑惑,朱棡便好似是那捧哏的,眼前一亮拍着桌案。

朱棡高声开口:“熥哥儿有何疑惑,藩台他们就在这里,又多年为官山西,或许可以为熥哥儿解惑。”

眼看着自己已经被架在了这里。

长孙贡只得是面露微笑,颔首道:“还请太孙示下,或许臣能解读一二。”

朱允熥点点头,又摇摇头:“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就是孤当时心里在想着啊。若是说让百姓能有一口吃的,便不会生出乱子。那要是除了朝廷之外,还有旁人喂饱百姓的肚子。那这些百姓,究竟是听朝廷的话,还是那人的话呢?”

他此言一出,王座前的众人顿时一愣,心中更是悄然不觉变得沉重了起来。

朱允熥望了一眼殿内正欢聚一堂的山西道诸多官绅。

他面带笑容,不等长孙贡几人想好如何应对回话。

他已经是开口继续说道:“就说今日三王叔这场生辰夜宴,大伙都酒足饭饱,可不会说是因为朝廷,说的还得是三王叔盛情款待。”

朱棡佯装紧张,连连摇头:“哎哎哎,熥哥儿话不可敢这样说,咱这晋王府有多少酒菜,那可都是宗人府给的宗亲俸禄所供。”

“三叔莫慌,我这不就是打个比方吗。”朱允熥面露笑容,而后看向长孙贡等人:“不过……古人有云,千金买骨,士为知己者死。一粒一粟,一饭之恩,当以生死报之。

地方上若是出了问题,百姓首先要骂的就是官府施政不当。若是遇到灾患,朝廷和官府赈济,百姓倒是觉得本该如此,做的不好心中大抵是要大骂一场的。

可若是有那良善人家施粥赈济,也大抵是要广受好评,百姓称赞乃是善良门户,便是家中仆役走出去,大概都是要受到礼待的。”

长孙贡心中有些异样,总觉得朱允熥不像是喝多了的样子。

他低声说道:“百姓愚昧,何曾能知晓朝廷和官府的难处。”

“是啊,朝廷难啊,地方官府也难。”朱允熥点了点头,看向殿内那数不尽的山西道青绿官袍。

“朝廷前些年日子过的苦,就差寅吃卯粮了。处处都短缺钱粮,户部的那帮人一年里都见不到几日脸上带笑的。

也正是因此,朝廷很多事情做不得。洪武三年,更是因为担忧边关将士衣食,朝廷才弄了个开中制。

如此才算是暂时稳定了边关将士的粮草供应,不曾再叫关外元贼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这几年朝廷南征东征,国库充盈,朝廷也有钱了,可是钱却还是不禁花。

只不过这一遭孤北巡,也是为了替朝廷亲眼看一看地方上究竟都如何了。那开中制,朝廷也有意给停下来。

便是朝廷再没钱,总不能苦了边关那数十万将士。也不能再叫地方上的缙绅商贾们,整日里做着赔本的买卖。

朝廷不能苦了百姓,不能苦了将士,同样也不能苦了缙绅商贾。

诸位都是山西道的主官,朝廷开中制也是定在以山西道为主,诸位以为如何?”

忽然之间。

王座附近静了下来。

谁能想到,朱允熥会当众说出朝廷有意要停办开中制的话。

什么叫朝廷不能苦了边关数十万将士,什么叫不能让大伙继续做赔本的买卖。

那可是日进斗金的买卖啊!

这是故作不知?

可自己等人又能如何应对。

总不能说这事不能停,因为大伙就指望能靠着这开中制一直延续下去,世世代代的赚那白花花的银子。

朱棡则是朗声道:“本王怎么听说,开中制下,山西道的商贾可都是赚的不少钱啊。长孙藩台,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