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年关之前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452 字 3个月前

朱允熥的脸上不由的露出一抹笑容。

大明朝上下一心,值此时节,便是奠定大明万世的开端。

……

应天城。

近来的国都,显得愈发热闹起来。

随着年关将至,帝国除了边疆偶尔会传来战事,便似乎真的是天下太平了。

新年是中原人最看重的一个节日了。

也正是因此,每一日送往应天城的物资都可以海量来形容。

这是当今世界上,吞吐量和容纳量最大的一座城池了。

应天府上下,也终于随着上元门码头和仓储集散地的修建成功,而松了一口气,以更从容的心态,去应对洪武新政第一个年关那海量的货运。

邹学玉一日既往的,当府衙的公务处理完毕之后,便会带着人走上街头,亲眼看看自己治下的应天城最近又有什么问题暴露了出来。

所幸。

这一年里因为邹学玉担任应天知府,京师各处都有了不小的改变。

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走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看着没几步就会出现的垃圾桶,以及不时就会从街上巡逻而过的官府差役。再看看街上百姓露出的笑容,周围一切祥和安宁。

邹学玉的脸上就生出了一种由内而外的欣慰。

甚至于,在各处街口安排的兵马司里,最魁梧的官兵身边,时不时就会有城中未出阁的小娘子远远的围观,指指点点,倒是叫这些军中儿郎脸上涨红羞涩。

但或许连邹学玉都没有发现。

他似乎是有着走在吃瓜最前线的体制。

最让邹学玉不喜的马蹄声,远远的就从街头传了过来。

少顷,更让邹学玉不喜的,就是这些亮明了军马快报的骑兵,出现在眼前。

一如既往。

邹学玉躲闪到路边,却还是吃了一嘴的灰。

然后看着那些不带避让,在应天城里横冲直撞的骑兵,扬长而去。

自己难道就要回回都被这帮人喂灰?

邹学玉真的怒了。

跟在他身边的府衙差役,小心的询问着:“府尊,要不要先回衙门,回去晚了您最爱吃的红烧肉可就要没了。”

“吃?”邹学玉咬着牙:“吃个屁!今天本府便要追过去,看看这帮人是不是就算撞死了我应天百姓,也没人管了!”

骂骂咧咧的倾泻着心中的不满,邹学玉便已经是提起脚步,往皇城方向赶了过去。

差役们无奈,却又不敢多言。

毕竟,邹知府上任以来,虽然衙门里的事情徒然增多,难度也愈发的大了。可府尊却会实打实的给弟兄们发饷钱还有补贴。

这不就在前几日,因为上元门码头和仓储集散地完工。衙门里的户房仔仔细细的核对了两个晚上,发现朝廷拨下来的钱粮,竟然还剩了不少。

然后邹学玉便将大头,用于城中各处施粥给那些穷苦百姓,以及在西城修建了一片避寒的屋子。

余下的,就都让户房分给了整个衙门上上下下所有人。

没有一个人不曾拿到,只是按照品级大小、地位高低,拿多拿少而已。

这本就是规矩,所有人拿了余下的钱钞,前些日子的辛劳立马是烟消云散。

便是他们这些差役,最少的也拿了三两银子。

至于说工程款没有用完,是不是应该交还给户部?

差役脸上便露出一抹窃喜。

按照邹学玉的说法,朝廷都是按照最低限度给的钱粮,应天府上下没有贪墨半文,码头和仓房修建的完全符合工部尚书张二工定下的标准,甚至更高一些,那么余下的这些钱就合该是应天府上下所有人的辛苦费。

差役还记得清楚,前两日分钱的时候,府尊脸上的得意。

而且府尊还说了,要是应天府将这钱粮还回去,户部自然会高兴的不行,但除了户部,往后所有的衙门都会对应天府记恨上。

少顷。

邹学玉已经带着人赶到了西长安门外。

先前那队骑兵的战马,则是静静的拴在城门下。

邹学玉认清了要找的队伍,继续上前到了城门前。

今日值守宫门的朱尚炳立马上前:“邹知府,里面可就是皇城了,无召不得入内。”

邹学玉看了一眼,认出朱尚炳,便凑近低声问道:“哪里来的?”

朱尚炳回头看了眼,撇撇嘴:“山西道来的,已经问过了,没出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