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官衔最多的人出现了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407 字 3个月前

铁铉压下脚步声,看了一眼身边。

那原先引路的小内侍,早已消失不见。

他只得是小心翼翼的走到了朱标身后,未等他开口,前面的朱标便已经转过头。

朱标的脸上带着一抹笑容:“鼎石来了。”

铁铉躬身颔首抱拳:“臣,参见太子殿下。”

朱标的脚步向前探出一步。

“鼎石博学,可否知晓这座殿宇为何取名谨身?”

铁铉抬头,看向面阔七间、进深物件,重檐歇山顶的谨身殿,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不知太子为何会有此一问。

铁铉还是开口道:“汉书有言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於严,而民从化。

君王为天下亿兆臣民之表率,更应勤修己身,为天下表率。”

朱标点点头:“我中原古往今来,总是热衷借万般外物,警醒自身,以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空有经略社稷之志,却不识五谷,何以施政。”铁铉转口对答。

朱标默默的看了铁铉一眼,背着双手往谨身殿前走去。

“鼎石身居朝堂,即将为政一方,有何理想?”

“臣愿天下无灾,百姓五谷丰登,边疆再无战事,大明社稷万世而存。”

朱标忽然发出笑声:“鼎石倒是懂在这官场之上如何为官。”

铁铉也想了想,继而转口道:“臣其实只希望,自己的差事不会被自己办砸了就好。”

“哈哈哈哈哈!”

“好你个铁鼎石!”

朱标的笑声更大了一些,回荡在这片宫阙之间。

他的眼睛都要笑出泪来,指着铁铉道:“孤便取你这個不希望将事情办砸了的态度。”

铁铉面带笑容,颔首不语,只是跟在朱标的身后。

朱标收起笑声,轻声道:“明岁朝廷将会在九边,发起一场很大的战事。而从今年年中,工部打造的新式火炮和其他兵器,已经在陆陆续续通过海路,运往北平城。

这一仗,大明势在必行。

同样,大明也只能胜利,不许失败。

只要这一仗胜了,我大明才有超越强汉盛唐的根基。

这几年外头的人总是说,我大明拿下了交趾、占城以及瀛洲,都不算什么。

唯有驱逐元贼,收复西域,方才算是国家功德远超汉唐。

你懂孤的意思?”

铁铉默默的点头。

朱标则是继续道:“太孙毕竟未曾独自经历大仗,这一次北巡九边,是头一遭。高春风有治理交趾之功,却无征讨一地之经验。

你去九边,当多加辅佐太孙,以内阁大学士之身协调九边诸方兵马、官府衙门。

更重要的是,孤要你留在九边,好生想一想,我大明该如何彻底解决草原上的问题,不再叫北方成为中原的心腹之患。

孤,不希望千百年之后,中原再一次面临北方而来的铁骑践踏。”

铁铉抱起双拳,停下脚步,躬身弯腰。

“微臣明白!”

“明白就好。”朱标目光幽幽,站在谨身殿前转过身,面朝南方。

“为了这一目标,孤允许你在关外动用所有的手段。”

说完之后,一阵脚步声传入铁铉的耳中。

等待他再一次抬起头的时候,眼前再无皇太子的身影。

四下里彻底空无一人,只留他一个人站在此处。

铁铉目光幽幽。

太子今日单独召见他的目的,已经明白了。

不论太子前面说了多少,最重要的也只是最后那一句话。

可以动用所有的手段。

那么,亦如自己在瀛洲所为,便是往草原上从此再无一人放牧,也是被允许的。

铁铉的目光微微缩紧。

“学士,奴婢领您去文渊阁那边吧。”

正当铁铉在心中琢磨着,大明朝的这位皇太子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的时候,方才消失的无影无踪的小内侍,已经是再次出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