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张辉到西南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384 字 3个月前

他这话刚一说完,朱标便立马摇头。

“老六此次不宜为帅,若单是经略湖广道西南部土司,他可为帅,掌御全局。但此间涉及西南诸道、都司,他还是显得单薄了些。”

“那就让三叔或者四叔南下?”

朱允熥很是光棍的说了一句。

晋王和燕王都是大明朝有名的九边塞王,这么多年也一直都在边疆上和元贼对阵,军事上的本事自然是不用说的。

而且最重要的,现如今大明的九边已经算是名存实亡了。草原上的敌人都已经灭了,九边存在的意思已经几乎都要消失了。

不论是朱棡还是朱棣,这时候大概都有些闲的发慌了。

但朱标却还是摇着头。

“朝廷要重现西域,你十四叔还年轻,一個人担不起来。你二叔如今在朝中做事,西北的事情现在只能交给你三叔和四叔来操办,他们走不得。”

自己的几个提议都被否了,朱允熥悄悄的冲着太子老爹翻了翻白眼,随后闷声说道:“那依着父亲的意思,该是选谁为帅呢?”

朱标顿了一下,回头看向偏殿里正在带着两个孙子的老爷子。

他又看向面前如今业已长成,并且被寄予厚望的儿子。

“且再等等吧,容为父多思量,等张辉带着人下去查明了缘由,再行定夺吧。”

……

张辉很想念诏狱。

之前朝廷北征,他不得不跟着一同过去,草原上跑了一圈,让张辉觉得自己的技术已经极速下降了。

自己还有很多没有用过的手段,要在诏狱里的人犯身上实验。

按照太医院对自己的评价,自己那是在为了大明朝的医道做着卓越而无私的奉献。

在诏狱待着,就是为天下百姓造福。

张辉在自己的脑袋里,为此画了一个等号。

好不容易北征结束了,中原再也不会有来自于北方的危险了,自己也回到了应天城,躲进了诏狱。

可是又因为孙镇抚跟着朱允炆要去寻找新大陆,他不得不担负起北镇抚司的部分差事,以至于自己在诏狱里的时间比之过去少了很多很多。

现在可倒好。

自己正要开展一项全新的实验。

合共一百零八个鞑靼人,已经被关在诏狱里头了,就等着自己下手。

张·大明医道圣手·辉的伟大实验还没有开始,宫里头便传话,叫自己亲自带着人往西南跑一趟。

张辉有点郁闷。

难道鞑靼人和西南的土人就能有不同的地方?

嗯?

如果这样想的话,自己倒是可以去一趟的。

于是,从应天城到岳州府大庸县城,直线距离超过一千五百里,官道距离两千五百里的路程。

张辉带着锦衣卫的人,过江渡河游湖,再翻山越岭,仅仅只用了五天就到了。

过了澧县,沿着澧水河一路向西南方,过石门县、慈利县,五天之后的张辉终于是骑着马带着人,出现在了大庸县城外。

澧水河在此处蜿蜒,在群山之间肥沃了一片平原。

河北面是大庸城,南边远远的就能看到山峦之上,豁然露着一个巨大的洞。

这便是后世闻名世人的天门洞了。

如此绝景,张辉却没有观赏的心情。

他现在只对土人和鞑靼人的身体是否有什么区别,感到好奇。

“亲军锦衣卫指挥使司北镇抚司,代管北镇抚司千户官,张辉,奉旨西南,尔等速报大庸知县、大庸卫指挥使等有司文武官员,于县衙集合。”

城门下,张辉的副手亮出锦衣卫的令牌,冲着守在城门前的官兵差役传达着命令。

徒然见闻锦衣卫到来,让城门前的官兵差役们不由心头一震。

要知道他们这里虽然是流知县,但因为抵临西南土司,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天高皇帝远了。

皇帝爪牙锦衣卫这么多年,可是很少有来到这里的时候。

忽然来了这么多锦衣卫,必然是出大事了。

城门下的大庸官兵差役,目光带着些胆怯的望向张辉及副手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