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没有时间造反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429 字 3个月前

因为大伙都在想着要来大庸县做工赚钱。

造反哪有赚钱好啊。

造反是要被砍头的,做工却是能赚钱的。

朱高炽则在一旁提醒道:“银子都无所谓,现在最要紧的是要预备足够的粮食,防止从山里出来的百姓太多,到时候咱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喂饱这些人的肚子。”

朱桢立马在开口解释道:“已经发文武昌府有司衙门,正在将省城粮仓里的陈粮拉过来。再等两个月,今年的夏粮入仓,到时候这里就能有吃不完的粮食。”

朱高炽停了之后,这才放心下来。

除了交趾道那边之外,湖广道现在才是中原产粮最多的地方。

当初朝廷推行摊丁入亩,除了直隶道,便属湖广道是最先开始的。

武昌城外那一座座新坟,就足以说明朝廷当初在湖广道推行摊丁入亩之策,究竟是下了多大的力气。

这里头就要有一番庆幸。

当初朝廷没有同时在西南土司推行摊丁入亩。

不然很有可能最后的结果,就是湖广道境内那些不满摊丁入亩之策的豪门大族,会勾结山里的土司们一同造反。

豪门大族有钱有粮,土司们有兵马。

二者只要勾结在一起。

湖广道可真的就要在几年前起大乱了。

朱允熥嗯了一声,转口道:“再和辎重营说一声,在澧水河边选一块地方,增建粮仓吧。”

……

覃江龙是大庸县茅岩河镇的百姓。

茅岩河镇在大庸县城和永顺宣慰司之间,河对面就是永顺宣慰司地界。

该镇距离大庸县城五十多里地。

小半都是山路。

覃江龙从拿到前面十来天干活的工钱之后,就为家里的老爹老娘还有婆娘孩子,在县城里买了些东西,顺带着为全家扯了些布,预备着让自家婆娘为一家老小缝制一身新衣裳。

带着一大包的东西,覃江龙从领到钱当天的午后,与同镇的另外几个人一起往回赶路,到第二天下午,终于是回到了茅岩河镇。

茅岩河镇不大。

百来户人家,若是放在中原,最多也就是个大点儿的村子。

所以覃江龙他们这些人回来的时候,立马就引起了整个镇子上的人注意。

尤其是覃江龙他们那大包小包带回家的东西。

很快,真相和原因就传入了镇子上每个人的耳中。

覃江龙心里念叨着县尊说的,拉一个人给二两银子的事情,回到家只是将带回来的东西放下,将娃娃赶出家门,关上门,急匆匆的和婆娘钻进被窝里捣鼓了一阵,就出了家门。

等覃江龙出了家门,到了镇子上。

这才发现,另外那几个一同回来的同伴,竟然是早就将消息传开了。

覃江龙不由的暗骂了一句,自己大概要错失一大笔银子。

便将心思放在了河对岸的麻阳村的亲戚家。

“龙哥儿,这时候才出门,这是和嫂嫂准备再要一个娃娃?”

“龙哥这世间可是匆忙,可是这几天累着了?”

镇口,一阵嘲笑声传来。

人们笑过之后,便将心思放在去县城做工的事情上。

覃江龙只是笑呵呵的不做声。

这帮人只是将心思放在自家镇子上,大概不会想着对河对岸永顺宣慰司地界上拉人头。

“反正县尊也没说只许咱们大庸县的人做工。”

“都是朝廷的事情,大庸县的人可以做,对面永顺的人自然也能做。”

覃江龙小声的嘀咕着,不知不觉已经是走到了河边。

他抬头看向对岸的麻阳村,脸上露出笑容。

自己也不用全挣了那拉人头的二两银子。

只要给对面麻阳村亲戚和其他人一两银子,自己得一两银子,就可以让他们在这十天里往西边更远的地方拉人了。

一本生意经,已经无师自通的在覃江龙的心里出现。

………………

?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