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惊天一卦,袁天罡勘破天机

“天罡,朕的叮嘱可曾都记住了。”

“陛下放心,微臣一一谨记在心,进入庄园只看面相,绝不多言。”

“嗯,那两位少年郎,要仔细看一看,朕的皇长子,务必也要看准一些。”

“陛下,微臣遵旨!”

马车,很快抵达了庄园门口。

四只狗狗,欢喜的跑到门口迎接主人的亲人。

对于初次见面的袁天罡,四只狗狗虽然心有疑惑。

不过看在主人亲人的面子上,它们还是决定,不咬这个面相奇特之人了。

“孩儿,见过父亲大人,母亲大人。”

李根和长乐快步走到门口,恭敬的对着父母施礼叩拜。

“快看看你弟弟,这几日明显见长。”

李根微笑着,从母亲手中接过弟弟。

“伊呀伊呀,伊呀伊呀……”

小家伙一到李根怀里,立即又开始欢实了起来。

一双小腿使劲蹬跶着。

惹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李根突然感觉有人在偷窥自己,于是勐然抬起头来。

袁天罡则面色苍白的,将头转向了一侧。

“父亲,这人是……”

“根儿,为父忘记告诉你了,这是为父在蜀地之时的管家袁方,近日方才寻到长安城来。”

“此人忠厚善良,值得信任。”

李世民干脆把袁天罡的名字,也索性给改了。

“袁方,蜀地,袁天……”

李根呢喃自语,李世民和袁天罡,心里都慌的一批。

莫非,这一见面,就露馅了。

特别是袁天罡,此时心情可谓是极度复杂。

因为他根本就看不透李根的面相,这是他行走江湖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怪事。

每个人的未来和气运,都可以通过面相,尽显无遗。

而此人,竟然让袁天罡无迹可寻。

实在是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不过袁天罡想到,程夫人乃是此人所救,心里瞬间有了答桉。

这让袁天罡额头开始冒汗。

可怕,简直是太可怕了。

好在李根只是自言自语,然后便开口说道。

“父亲,母亲,咱们回家。”

“嗯,回家!”

李世民自然也发现了袁天罡的不对劲,不过此时不是询问的时候。

“老袁,外面暑气太重,你年纪又大了,跟我们一起进屋休息片刻吧。”

李根见父亲如此体恤袁方,看来此人真是值得父亲信任之人。

众人一起步入房间里面。

外面宛如蒸笼,房间内则别有洞天,凉风习习,让人心旷神怡。

“师长,武曌带两位师弟,去隔壁学习课业去了。”

聪明的小武曌,一看来了这么多人,立即开口说道。

李根微笑着点点头。

“老爷,小的也去隔壁去吧。”

“好,你也去吧,我们一家人好好说会话。”

听了袁天罡的话,李世民点点头,一口应允下来。

此行的目的,就是让袁天罡给王玄策和席君买看面相的,顺便也给根儿看看面相。

春梅和春兰将茶水奉上,一家人开始饮茶叙话。

房间内,时不时有笑声响起。

而此时此刻的袁天罡,正在出于极度震惊的懵逼状态。

对面的女娃娃,竟然有帝王之相。

这还得了?

她不过是个五六岁的女娃娃啊!

为何会有如此面相。

咦,不对劲。

气运有变?

袁天罡双眼紧盯着气运所变之处,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

袁天罡倒吸一口气,回想刚刚李根看向自己的眼神。

难到?这一切他早已经知道了?

所以企图逆天改命?

袁天罡慌的一批。

这事情该如何跟陛下解释?

说实话?肯定不行。

如今太子声望很高,自己若是据实道来,很有可能无端引火上身,惹来大祸临头。

袁天罡收拾好心情,继续为两位少年郎看相。

嘿!

这庄园里面,还真是风水宝地啊。

难怪这有帝王之相的女娃,会让这两位少年做师弟。

此二人,虽然无大气运加身,可是也都是英雄人物,注定会千古流芳之人。

咦,不对劲……

袁天罡惊讶的发现,此二人,竟然有了气运加持。

未来充满了各种变数,毫无疑问,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此生绝不再是碌碌无为之辈!

而那改变气运之人,到底是谁?

袁天罡决定再次占卜一卦。

在他人的庄园里,而且还是受陛下所托,袁天罡自然不会将龟壳取出,他自然还有别的占卜之术。

精通周易八卦的袁天罡,于是便开始仔细推算起来。

噗!

袁天罡赶紧用手捂住嘴巴,即便如此,仍有鲜血从嘴角流出。

“老伯,您怎么了?”

武曌,王玄策和席君买,都发现了不对劲,这老伯干嘛口吐鲜血?

“无妨,无妨,老夫乃是热气太重所致,老毛病了。休息片刻即可!”

袁天罡知道,自己不能再推算下去了。

自己刚刚勘破天机,便遭受如此反噬之力。

若是执意为之,今日这条老命,怕是要交代在这里了。

可是,自己看到的天机,实在是太过诡异了。

即便是如实告知陛下,陛下他也难以相信啊。

世间恐怕,无人会相信他所看到的一幕。

袁天罡,实在是太难了。

午膳过后。

李根和长乐,送父母离开庄园。

目送马车走远以后,二人方才返回庄园而去。

“天罡,可有所获?”

马车里,李世民开口询问道。

“回陛下的话,微臣颇有所获。”

“那二位少年,尽是将帅之才,未来可堪大用,切毫无异心,一生忠心耿耿,值得信赖。”

听了袁天罡的话,李世民龙颜大悦的开口说道。

“朕的皇长子和那女娃,你可曾仔细看过?”

袁天罡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

“陛下,皇长子殿下乃是旷古绝今之大才,大唐中兴繁盛,殿下功冠天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闻言,龙颜大悦的,高声大笑起来。

“天罡此言,甚合朕意,甚合朕意。”

“那女娃娃,又如何?”

“回陛下的话,那女娃也非常人,是有大气运加身之人,未来和殿下会有诸多瓜葛,有百益而无一害!”

“善,大善!”

李世民算是彻底放下心来。

袁天罡,也是长出一口气。

中秋节过后。

天气算是凉爽了起来。

今年的蝗灾,相比于去年来势凶勐的程度,竟然略有减少。

李世民自然知道,这都是各地推行深耕法,带来的好处。

许多虫卵,被埋在土地深处,无法破土而出。

国库殷实的李世民,再次提高的蝗虫的收购价格。

百姓捕捉蝗虫的热情和劲头,彻底让蝗虫无路可逃。

李世民仔细询问过,袁天罡和李淳风。

只要过去这个秋天,未来几年里,都是风调雨顺的好光景。

心情大好的李世民,甚至带领文武百官和诸多妃嫔,皇子,公主,一起去捕捉蝗虫。

………

庄园里面。

经过多日的打磨,凋琢和抛光。

第一架单筒望远镜,终于问世了。

为了将镜片的要求,无论是凹透镜还是凸透镜,达到望远镜的基本要求。

李根让赵四和冯五,寻来了最精细的石英砂。

然后高温淬炼。

最主要的还是在融化过程中,让它们无气泡掺杂在溶液里。

如此方能冷却出最为纯净和透明的镜片。

李根手持这第一部单筒望远镜,脸上的笑容非常灿烂。

“哥,让乐乐看看,是不是真如哥哥所言,能够看到很远很远以外的物件!”

李根将望远镜递给了自己的妹妹。

交给她如何正确的使用方法。

长乐欣喜的点点头,然后便直接对准河边望去。

如此热闹的事情,自然少不了李渊的身影。

“哥,河对面的那棵树上有个鸟巢,两支小鸟,露出了可爱的小脑袋……”

李渊闻言大惊失色。

“乐乐,休要胡言乱语,哪里有什么鸟巢和小鸟?”

“爷爷,您自己看看吗!”

长乐都都着嘴巴,将望远镜递给了李渊。

李渊不信邪的,举目望去。

嘿!

瞬间浑身都颤抖了起来。

何止是树上有鸟巢啊,就连鸟屎都简直粒粒在目。

李渊行军打仗多年,太知道此物的价值所在了。

“大孙子,这千里眼一出,陛下又得重赏与你啊!”

“师长,武曌也要一个千里眼。”

“好,都有都有,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个,后面就简单多了。”

“用不了多久,还有比这更高级的千里眼。”

李根的话,让长乐和武曌都雀跃欢呼起来。

王玄策和席君买,则是一脸敬重之色。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根除了授课时间以外。

几乎将心血和时间,都耗在了望远镜的制作上。

一部部单筒望远镜接连问世,而第一部双筒望远镜,也终于制作成功。

长乐当仁不让的,成为了第一部双筒望远镜的主人。

望远镜挂在胸前,长乐随时随地都可以瞭望远处。

后面望远镜越来越多。

八名护卫,也都配备上了单筒望远镜。

长乐和武曌则人手一部双筒望远镜,挂在胸前。

两个丫头,晚上睡觉都贴身珍藏,生怕别人拿走不给了似的。

太极宫。

御书房里。

李君羡急匆匆而来。

“陛下,殿下新制作了千里眼,据守护庄园的百骑司暗探所言,明德门,启夏门,门口的守卫,都能清晰可辨。”

呼!

李世民闻言直接弹地而起。

征战沙场多年的李世民,岂能不知此物的珍贵。

若是用来行军打仗,可以让敌人无处可藏。

“君羡,准备马车,朕,现在过去庄园看看。”

李君羡驾驶马车,直奔庄园而去。

马车刚刚出明德门,便被长乐举着望远镜给发现了。

此时,李根正在学院授课,于是长乐迈步,去迎接自己的父皇。

“陛下,公主殿下来迎接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