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页

但是后来养猪场多了,白猪的种猪和小猪仔价格疯涨,饲料的价格也疯涨,白猪肉的价格却在稳步下滑,当年大老板考察,如果看中林家村,林大勇也是能够起来的。

奈何林家村的村民包括林大勇都是死脑筋,如果大老板不同意他们的条件就坚决不签合约。

之后顺利被王家村截胡,林家村的发展就彻底暂停了。

这件事对于当年的林家村影响最大的就是林大勇。

手上的资金全都投入到养猪场了,而且还是三兄弟一起的,幸好林家三兄弟从来没有起过龃龉,就是最艰难的时候三兄弟也拧成一股绳。

自己没有办法加大资金投入,也没有大老板的投资,加上当时林大勇已经花了大价钱去搞净化设置,后续的缺口也还没堵上。

然后养猪场又来了一场病,三分之二的猪都没了。

王诚友开养猪场在林大勇之前,他也不是王家村人,知道林大勇的困境只是听朋友说起,想着同样是农村出来的,于是就帮了一把。

这一笔钱解决了林大勇的燃眉之急,之后更是找准了新的路子,开始饲养本地黑猪。

本地黑猪长肉慢,体型比白猪小,饲料贴膘情况不好,但是林大勇经过这一件事稳了下来。

一步一步稳打稳扎,养猪场如今也是县里有名的存在。

县里的饭店提到黑猪,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林大勇家的养猪场,而且好评如潮。

王诚友不太记得这笔钱了,但是林大勇记得。

如果没有村里所有人的借钱和这笔钱,他的养猪场活不下去。

王诚友准备做的很充足,把资料都拿了出来,“这些小野猪证件齐全,而且体检报告全都在这。”

突然手机响了,林大勇见是蓝瑜,和王诚友说了一声抱歉就接了起来,脸上满是笑容道:“蓝瑜啊,找叔叔什么事啊?”

“啊?小宋又要小猪仔,还说这次多买点?”

林大勇低头看向桌上的资料,敲了敲桌子,思索一番道:“刚好我这里有百来只小野猪,大门崖那边可以圈一块地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