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与大梁西北交界,水草丰饶之时,他们较为安分,若遇上冬季,缺粮少草,便暗搓搓的在大梁边界挑事,一见大梁的军队来了,就赶紧骑马往家跑。
像是一群阴沟里的老鼠,不咬人却膈应人。
乌孙战马强悍,并非鸡肋之地,如今能将乌孙并入大梁国土,是一件好事。
虞年年远在深宅,自然听不到城里的热闹。
早上的时候才知道,慕容澹胜了,如今战榜已经贴在城外。
虞年年慌忙从床上起来,洗漱换衣后,带着人去城外看榜。
人山人海的,所有人脸上都透露出喜意。
茶馆酒肆里的说书先生们,连夜将此事编纂成了故事,来歌颂慕容澹的骁勇善战。
虞年年路过酒楼的时候,被说书先生抑扬顿挫的声音吸引住了,拉着李娘子进去,“咱们进去听听。”
只听得那说书先生醒木一响,“只见两军交战之处,黄沙漫天,风卷云啸,摄政王手持一石有余的狼头钢枪,舞若游龙,身姿矫健,一个回马枪,率先取下地方将领首级……”
下头的人都跟着叫好起来,纷纷向他投掷钱财。
虞年年脸上的笑意不曾断过,也让冬至拿了一串钱,去给说书先生作为打赏。
“讲的真好。”她由衷感叹。
“说不定殿下在阵前,比这还要英勇呢。”李娘子道,语气里带着崇敬。
崇拜英雄,敬慕强者,这都是人性本能。
“既然已经将乌孙攻下,大概十月份就能回来了。”
李娘子不解,“怎么要那么晚?打完回来不就行了?”
“我原本也以为只要攻克一个地方,然后启程回家就行了。但后来读书才发现,要在那处驻扎,安抚民心,尤其要招揽当地有名望的乡绅贵族,让他们带头归顺,不然就算打下来了,前脚刚走,后脚就反了。”
虞年年在府里闲着没事,大多数时间都用来读书了,尤其慕容澹去打仗后,她有意无意更偏向于阅读兵法和战事记录。
虽然很多问题都读不懂,但还是受益颇丰,那些实在弄不懂的,她都记下来了,等慕容澹回来给她解读。
李娘子感叹,“果然读书还是有用的。”
下面听说书的什么身份的人都有,其中文人不乏,他们多数想一出是一出,又爱议论国家大事。
“殿下此战一胜,简直犹如神兵在世。我大梁有这样的君主,何愁不能将版图再扩大一番!”
其余人也跟着相应,“的确的确,国之幸事。”
“殿下先是平乱赈灾,现在又攻下乌孙,可比朝堂上那个奶娃娃当皇帝要好得多,咱们更信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