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

这些话一出口, 刘二老爷再度宣告凉凉。

主要是这话是立得住的,永平王府也不知道怎么了,可能就是传承问题吧,善武者比比皆是, 哪怕像刘侾这样并不曾打小习武的,那也是精通骑射的。反而对读书进学一道,没几人是感兴趣的,且不说刘侾,便是他亲哥刘仁,阖府上下费了多大的劲儿,本人更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了十多年,最终也不过得了个同进士的功名。

说白了,那就都不是读书的料。

偏那刘二老爷是二榜进士,娶的妻子孟氏又是书香门第的,更兼孟氏的娘家嫡兄还是二十多年前的状元……

反正刘二老爷做梦都希望有个才华横溢的儿子。

但事实却是,嫡长子刘仁勤奋有余天赋不足,嫡幼子刘侾倒有些小聪明却始终不曾发奋苦读。本来嘛,嫡子不成这不是还有庶子吗?结果几个庶子一个赛一个的蠢,最终他还是将目光落在了刘侾身上。

起码刘侾还有希望不是?

一直到年前出了那桩事儿,刘二老爷是真的心慌意乱,绞尽脑汁的去想十几年前到底跟哪个有过尾首。结果当然是没那回事儿了,纯粹就是老太太搞事儿。

这么说也不对,事实上窝头手头上有着全套永平王府众人的亲笔抄本。像王爷王妃、二老爷二太太,还有底下的一溜儿倒霉蛋儿们,反正甭管是嫡出还是庶出,哥儿还是姐儿,这么多年下来是一个人都没能逃过去。

可谁知道事情偏就那么凑巧呢?正好窝头在看的那本书就是刘二老爷的笔迹,这要是他当时看的是其他人的手抄本……

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所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刘二老爷是真的惨,惨绝人寰的那种惨。

更要命的是,因为中间隔了一段日子,哪怕刘二老爷压根就没想起来到底是哪个小情儿,但那也仅仅是没确定当娘的,那个沦落在外头的可怜孩子,他是决定要认下来的。

尤其,那会儿世子刘修信誓旦旦的表示,对方是个才华横溢的少年天才……

这不就是他儿子吗?

咋滴,私生子就不是儿子了?

刘二老爷心里头火热火热的,就盼着赶紧将这一页给翻篇了,好将那在外头受尽了苦难的孩子接到府上来。为此,他还苦苦哀求了他大哥,表示外室可以不管,但亲生的孩子无论如何都丢不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