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页

可窝头却正好相反,他就是圣上最想要的那一种臣子。

真正的农门贵子。

别扯杨冬燕跟永平王府的关系,直到今时今日,圣上都觉得永平郡王认干娘一事,只有两个可能性。

要么,就是被害妄想症犯了,觉得皇室终于容不下异姓郡王打算一锅端,所以故意装傻充愣给自己认了个乡下老太太当干娘。

要么,就是……他真的傻了。

刚开始那几年,圣上的比较倾向前一种可能性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圣上愈发觉得后一种可能性更高,毕竟刘侾看着就不太聪明的样子。

甭管怎么说,窝头的前程是由圣上来定的,留在翰林院只是权宜之计,待时机成熟,窝头是绝对会被放外任历练几年的。再往后,当然也得看他的实际能力,假如不能做实事,那一切都是白瞎的,但凡他能力还成,未来的前程绝对不可限量。

换个人就该烦了,也就是摊上窝头这个发自内心热爱读书的人了……

哪怕是窝头,能够静下心来安分的待在翰林院,也是因为有人帮他垫后。

假如说,自家还像多年前那般穷,偏翰林官的俸禄又不高,别说过上富贵日子,只怕连待在南陵郡都做不到,你看窝头还能不能待得住。

这话也不是夸张,窝头这几年待在南陵郡见过不少类似的情况。当然,要说俸禄少到揭不开锅那是不可能的,但要说能养一家人也是绝无可能的。

倘若家境不好,又没能放外任,多数人的选择是独自一人待在南陵郡。至于妻儿老小一大家子则仍旧待在老家,毕竟能供养得起读书人的,非要说穷得无米下锅那也是不可能的,只是南陵郡这边房舍卖得价格极高,吃喝用度的花销也不少,单一两个人还成,家里人口一多,难免捉襟见肘。

而像老魏家这种情况,假使还是前些年那样的……

甚至都不用说前些年穷的时候,要是没有永平王府的帮忙,老魏家根本就不可能在南陵郡安家落户。要知道,南陵郡的房舍真不是一般般的贵,像他们家如今住的那个宅子,以从五品官员的俸禄,只怕一百年都攒不够。

好在,世上没有如果。

窝头倒也不是很在意钱财问题,小时候饿过头可能很在意吃喝,待略长大一些,家里不愁吃喝了,他就淡定多了。甚至于,他一度怀疑他家猪妹怎么就那么能吃呢?怎么吃都吃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