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纳兰家的小迷妹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他的却步
夕阳照耀着旷野, 麦草青黄不接。田埂阡陌纵横,一行人打从中间穿行,扛着的工具引人注目。
“你们这是去干啥啊?是盗墓的还是正规的?”地里的农民扶着锄头, 侧头问他们。这附近有不少遗迹, 农民生活得久了、遇到的人多了,自然有一种警惕。
“考古勘探。”一个年轻小伙子提着水壶,边走边回了一句。
“这可不能乱挖啊,伤着山里的脉。一动, 风水全乱了。而且动到人家祖坟,冲撞了先人, 可不厚道。”又一个农民走上前来,作势要拦。
“大爷。”打头的男人轻轻喊了一声,他穿着麻料上衣中裤, 额发清爽地顺到一边,笑起来朗月清风。遇到农民的质疑, 他并没有恶言相向, 也没有掉头不理,而是选择耐心解释:“我们打了报告的, 是替国家干事,不信您看?”
他把证件和证明拿出来,一一给路边的农民看过,农民们这才摸着头, 对着他笑着道:“你这么说,我们就懂了嘛。”
他们很少能在村里见到这样一表人才的男人, 而且俗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遇到这样标致又和善的文化人, 哪个能不生好感呢?
见农民们没再为难,男人笑笑,向后面的人招手:“继续走吧。”
方才甩着水壶的小张紧跟着赶上来,撇着嘴:“方队,你和他们解释这么多做什么?他们又听不懂。路上的农民那么多,难道一个个解释吗?”
一般来说,考古队由三类人员组成。第一类是正式的研究人员,需要拥有考古类的学位,有半年以上的田野实习经历,然后通过分配,进入国家、省级考古或者文博科研机构的考古队。第二类是技工,负责技能性的工作,比如绘图、摄影、修复一类。第三类就是民工,是临时招来的,负责土方作业等苦力。直白来说就是承担挖掘、搬运、夜间工地看护、烧菜一类的后勤保障等工作。
小张就是属于民工,他是看了微博上的启示,觉得很有意思、很感兴趣才加入的,实际上本职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也没有,对田野工作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方嫌雪望着前方,边走边道:“有时候民众对我们有偏见,也是因为解释不到位。”
小张道:“他们误会咱们是盗墓的,那是他们没文化、不懂科学,又不是咱们的错。”
方嫌雪停下,对他轻笑道:“误解,是来自于不够了解。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做好科普,保持沟通,而不是藏在象牙塔里、在神坛上孤芳自赏。”
小张似懂非懂地挠挠头,想了一会儿道:“方队,您说的对,您真厉害啊!”
到了工地,副队长梁辉迎上前来:“方队回来了。”
“嗯,回来了。去那头拍了点照片,取了点样品。”方嫌雪把塑封袋递给他,“先收着。大家都饿了吧,怎么不先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