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没有了阻拦唿啸而去,城门口寂静了片刻后重新变得热闹,失散了的人喊着同伴的名字寻找对方,有的关心身边的人刚才有没有伤到,还有的人已经趁乱跑到前面排队,想着早点进城。
除了那个在角落靠着休息的老妇人脸色煞白之外,其他的人好似根本没有经历刚才的事一般。
?作者闲话:感谢? ?)?*??对我的支持)
第368章 租院子住下
这一幕让黎明瑾他们这个马车的人都沉默了,大家不知道说什么,刚才发生的事他们也无力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邱嬷嬷眉头皱起,她记得十年前京城的进出管得很严格,就算是王公贵族要离开或者进城,虽然不用排队,那也得接受简单的检查,不可能直接架着马车就冲过去,守城的士兵完全不拦着。
观一叶而知秋,从柳家马车进城就能看出柳家人如今在京城气焰有多高,不知道为什么皇上会容忍这样的事,也不知道同皇后不对付的贵妃如今怎么样了。
等到黎明瑾他们排到了城门口接受检查进城时,那个老妇人已经离开了,看着那个空荡荡的角落,黎明瑾抿了抿嘴角没说话。
由于他们一行人中有三个人的路引是上京赶考的举子,城门的士兵对他们的态度都温和了几分,没有强制要求他们把行李箱笼都打开,只看了眼马车里没有藏着人就放行了。
因为刚才那件事,进城后黎明瑾没有多少心思看京城的繁华富庶,他靠在马车壁上想着事。
走到了一处不碍人的过道巷子中,几辆马车都停了下来,大家在这里等着万家的小厮去打听住处,如果找到了合适的今天就租院子,如果没有租到院子一会儿他们再去找客栈。
坐了一天的马车,黎明德和白婷下车走走透透气,邱嬷嬷看着黎明瑾蔫耷耷的样子,看了白志文一眼也下车去。
马车里没有了旁人,白志文借着宽大袖袍的遮掩握住黎明瑾的手,轻声问他:“瑾哥儿,还难受呢?”
昌平县最近几任知县都不是鱼肉百姓的贪官,所以对县城的治理抓得比较严,很少会有大户人家欺霸平民的事发生。
再加上黎成石就在县衙当差,外人不会也不敢随意对他们一家怎么样,黎明瑾基本没有受过欺负。
尽管他以前在话本中看到过类似这样的情节,知道世上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但这是他第一次亲眼所见,受到的冲击不小。
“我觉得自己好没用。”黎明瑾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在刚才那个柳家马车招摇过市的时候,他想做什么,可是他什么都做不了。
大概明白了黎明瑾在纠结什么,白志文叹口气:“瑾哥儿,先贤曾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们现在能够做的是独善其身,等到以后有了机会和能力了,再兼济天下。”
黎明瑾看了他一眼:“我不是兼济天下的意思,我刚才本想看一看那个老阿婆,结果我们排队排到了城门口,老阿婆自己走了。”
把黎明瑾关注的问题想错了,白志文赶紧换了一番说辞:“瑾哥儿,我刚才有注意看,老阿婆没有受伤,就是受到了一些惊吓,她休息好了才走的。”
有人陪着说了几句,黎明瑾的心情好了些,等到黎明德他们回到马车上的时候,黎明瑾已经拿出了话本开始看了起来。
他看的这话本不是情情爱爱的故事,是精怪类的话本,里面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落魄的书生看到一位老人家被人欺负,上前解救了老人家,给老人家上药。
等到老人家的伤养好后,老人家送给落魄书生一笔赶考的银子,书生用的这一笔赶考银子离开了家乡县城,去到了府城参加科举。
之前书生每次考试都很倒霉,这一回有了不同,他在考场上顺利将文章作答完成,交卷离开,而后榜上有名。
这个老人家不是普通人,他是一个精怪,为了报答书生他给书生的银子不是普通银子,能够护着书生在考试的时候不倒霉。
黎明瑾看着话本,想着老一辈的人总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如果真的有各种精怪存在能够让那些做坏事的人遭到报应,做好事的人有好报,那这世上不公平的事是不是就要少很多了。
可惜那只是一个故事,是人想像出来的,并不存在。
黎明瑾看过了两个小故事,万家的小厮就回来了,他们打听到京城南边出租的院子比较多,他们已经联系了伢行的人,带着少爷他们去看看。
白志文和黎明德对京城的布局还算了解,京城南边是普通人住的地方,没有达官贵人,生活方便,就是找房子的时候要仔细一些,怕遇到那种老旧的房子。
之前白志文和黎明德就商量过,他们到了京城可以考虑住南边,但是有万荣潼一起出发,白志文不知道万荣潼他们会不会想要去到西边住。
西边是稍微有钱一些的人家居住的地方,院子的租金更贵,周围买东西也要更贵几分,白志文他们同样住得起,所以他们就没有在一开始提出来去南边。
已经有了目标,几个一路还充当马车夫的小厮就请他们坐回马车,往那几个院子的方向赶车,他们刚才和伢人约定了在这个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