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龄小朋友还在扒拉手指头的时候,谷梁已经去参加数学竞赛了。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优秀孩子。
也是个没有童年的孩子。
谷梁的妈妈有时候会想,如果不是她在谷梁刚满三岁的时候心血来潮教了他一首古诗,那么一切是不是又会变得不一样了。
谷梁一直在重压的环境中成长。大部分孩子的学习目标可能是考第一或者考进前三名,谷梁的目标是满分。
他的目标不仅是要成为最好的那一个,还必须是最完美的那一个。
或者说这不是他自己的目标,但是,是他必须要做到的事。
……
谷梁站在檐廊下发呆。多年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让他没有染上任何不良嗜好。所以,当他觉得郁闷的时候,连抽一根烟抒发一下情绪都没办法。
项扬走过来,站在他身边。
项扬:“在想什么啊?”
谷梁就突然跟他解释:“不是不想好好相处的。”
就像是所有要跟自己的另一半交代家境的年轻人一样,谷梁也忐忑而局促地跟项扬讲述了有关于他自己。
他低着头看着自己脚前的地面,“……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相处。”
“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不对我笑的,我以为他们不喜欢我。”
有很长一段时间,谷梁爸爸从不对儿子笑,也以“慈母多败儿”为理由,要求谷梁妈妈不能总是在谷梁面前表现得那么和蔼可亲。他认为这样会让孩子变得很难管教。他认为,既然谷梁是个天才,那作为家长就更要对他负起责任。玉不琢不成器,这么好的苗子,当然不能耽误在他们手上。
谷梁爸爸对于谷梁的要求严苛到各个方面。项扬曾经觉得谷梁是被绑在直尺上长大的孩子,事实上可能比那还要夸张。
谷梁小时候完全理解不了,为什么别的小朋友作文里的家庭氛围会是“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也不明白他们周末为什么总会有“公园游记”。
小时候的谷梁每天像个小机器人一样,按照严格的程序执行命令。他感受不到快乐,却也没有不快乐。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谷梁,性格自然不合群,他也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谷梁知道自己是个很不受欢迎、很不讨人喜欢的人,如果爸爸妈妈也不喜欢他,那他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孤僻的人了。
于是他放弃了想要交朋友的想法,越发地一门心思钻研学习。
他想,至少也要成为让爸爸妈妈满意的孩子。
“小机器”第一次付出感情,是在一只小兔子身上。
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捡到了一只兔子。
一只受伤被抛弃的家兔,通体雪白的毛,被染红了一大片。它的前腿受伤了。
谷梁觉得他不一定非得有一个人类朋友了。
谷梁希望他可以跟小兔子建立起友情。
那段时间是他童年里为数不多的轻松时刻。
他每天放学路上都会给小兔子采最新鲜的槐树叶子。冬天会跟妈妈商量,要地里长势最好的那几棵大白菜。
他一直都很细心地照顾着自己的好朋友。虽然严格的爸爸认为那是“不务正业”。
变故就发生在他刚上高中的那一年。
学校离家远,为了节省时间,爸爸要求他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