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也是,我也时常后悔呢。”柳大夫细细看着那几张药方,提笔圈出新的错别字,在旁侧写下正确的,“看来弈阳和我都没那个福气留住你。”

“先生可不要拿自己和他比,只要先生不嫌弃,我倒愿意一直跟着您。”方青玉一边说着话,一边看柳大夫在纸上写出正确的字,暗自记下笔划。师父当年没有教他太多字,更不看医书,如今字到用时方恨少,只能自己尽力找补一些。

柳大夫瞧见了方青玉拿手指学笔划的动作,既欣慰又心疼。

柳大夫看着夏家兄弟长大,他们自小衣食无忧,且有长辈呵护,因而无论夏凛还是夏煜,无论性格机灵或沉静,身上总还带着几分天真。

但方青玉不一样,吃过苦的孩子,看到的和想到的总是更多些,能对自己坦言已是不易,因而就连药方错字,也不忍心直说。

“柳先生想去哪里?我都跟着您去。”方青玉见柳大夫不作回应,有些惶恐,“采药还是看诊,或者找人,我都可以……”

“别当真,说笑而已。我向你保证,不会不辞而别。”柳大夫察觉到方青玉的情绪,有些后悔自己方才繁思感叹,没能及时考虑到等着回答的人,这会儿赶紧安慰道,“你如今风华正茂,偏要跟着我这老骨头,等将来我走不动了赖上你,你不要嫌弃我才是。”

方青玉这才放松了些,继续摹字,却问道:“师父当年只说他将去北方,先生曾念他,将来要去找他么?”

“他是哪一年走的?”

“八年前。”

“那就是了。他名声在外,是睿王请他去了都城,他不该去的。”柳大夫其实早有答案,却不忍心告诉方青玉。

“他走时并未对我说明去向。”方青玉怅然,“若是我那时坚定些多好。哪怕有勇气问一句师父的姓名呢?”

魍魉圣手柳仁之,是江湖人都听过的名字。

出身杏林名门,一手针法举世无双,传说中他甚至能沟通阴阳,连肢缝魂,令逝者起死回生,经他之手的死人便能再借得十年阳寿。

只是此人行踪不明,见过他的人却寥寥无几,于是流传出来的只言片语更加曲折离奇。当然这么说来也不准确,因为大多数见过他的人并不知道他的名字。

就连被他随手捡回山里收为徒弟的方青玉,在遇到九山派的柳大夫之前,也不知道自己的师父是谁。

但对柳大夫而言,魍魉圣手名头再响,也比不过家中长兄这重身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