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侄子在孙大人的府上当差,前年穿着一身孙大人赐的衣裳回来,说是丝绸面料,摸起来就是这样的。”
“这要不是丝绸,真正的丝绸到底是什么样的?”
……
幼老爷急出一身汗,又不能直说这群人不识货。
下一刻,陆廷尉陡然回身,冷声道:“大胆幼有为,如今人证物证俱在,竟还敢胡言乱语、胡搅蛮缠!”
“你为脱罪,真当自己说不是丝绸便不是丝绸,说不是出自你们江南布庄,便不是出自你们江南布庄了?”陆廷尉呵斥道:“还不快些认罪!”
幼老爷忍不住了,“大人,我就是做布庄生意,吃这碗饭的,自然分得清是不是丝绸。”
陆廷尉一顿,“你的意思是本官不分青红皂白?”
幼老爷这回不敢太嚣张,不吭声了。
“来人!”
饶是如此,陆廷尉还是借题发挥道:“这幼有为不仅贩卖私盐,甚至藐视公堂,对本官无礼,罪加一等,拖下去杖打二十大板!”
刘大人在心里叫苦不迭,他一面焦急地往外望,一面硬着头皮做和事佬,好言劝道:“陆大人,这丝绸不丝绸的,还是得叫几个布庄的内行来辨认。”
陆廷尉冷哼一声,“难不成刘大人也认为本官这是指鹿为马?”
“下官不敢。”
刘大人擦了擦汗,用眼神示意幼老爷服个软,“想来幼有为只是一时情急,无心冲撞了陆大人而已。”
陆廷尉并不让步,坚持道:“这幼有为生性狡猾,先拖下去杖打二十大板,否则如何老实得下来!”
刘大人应下不是,不应也不是,一时只觉焦头烂额。正在他与陆廷尉尚在僵持之际,终于听得一道淡淡的嗓音,“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