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奉恕道:“那他……过得好么?”
富太监笑道:“殿下,好是什么样,坏是什么样?”
李奉恕没再说话。他活动了一下胳膊腿,准备回府接着睡。富太监又道:“殿下,您去太和殿看看?今天上朝各位大臣都不痛快,陛下也没有决断。”
李奉恕道:“又为了什么?”
富太监道:“辽东的方经略的事。年年上百万两银子给关宁军,现在连个响都听不见。”
女真部现在自立后金,也是有皇帝的。什么想法很明白。其实和大晏已经大大小小打了几十年,只不过大晏是个太吓人的庞然大物,很多规模小点的战争从边境传到中原可能几年也过去了。除非是当年也先抓着英宗直接进北京,兵临城下。
姓方的这个人成帝斥责他言不务实夸大其词,边军将领奇缺之际又没人顶替他。李奉恕也问过周烈这个人怎么样。周烈虽然总领九边,主要还是在西北。东北那一带坐拥山海关,一般由文官直接辖制,并不听他的。因此也不好多说,只说方经略非常有“主意”。
李奉恕走出乾清宫,溜达着来到太和殿。这是早朝压根没散,吵到下午。周烈人不在朝堂上,他的追随者还是有些的,又在说军饷边费问题。李奉恕走进来,众臣冲他一揖,他摆摆手免了。
关于辽东,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前经略王茂珍的方略。暂缓扩军,裁撤官员,拉拢蒙古,退守山海关,同时征收辽东商税矿税,减轻朝廷负担,如果女真有意讲和,也可以试试。但这是少数人,而且多是低级官员。另一派是现任辽东经略方建的方略,坚决不退兵,死守川宁川锦,不丢一寸疆土,修山海关到川宁到川锦四百里防线,这是多数派,集中在高层官员。
李奉恕道:“王茂珍当初给先帝的折子我看了。他要屯田关内,修八里铺包住山海关,一共预算九十八万两。我看还是可行的。”
有臣出列,恭敬道:“先帝在时,也争议过此事。其他尚可,惟退守不可行。太祖宪法,保有疆土,不失一地,太宗亦说,‘大晏汉家绝不与胡虏低头议和,做那赵老九的勾当。’这事便没再提过。”
李奉恕一看这人,吏部右侍郎林轩。李奉恕和气道:“卿的话有理。方经略经营辽东这许多年,成效又如何呢?”
林轩道:“方经略心思周密,四百里防线使胡虏不敢南下。”
李奉恕道:“朝廷去年一年拨给方经略多少经费?”
林轩道:“四百万两。”
李奉恕微微一笑:“卿可知有个地方,叫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