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摄政王 胶东大葱 1234 字 2022-08-26

李在德观察他神色如常,宣幼清难道什么都没说?李在德清清嗓子:“小广东呢?”

小福建乐呵呵:“收拾东西,他这一路买了可不少。咱们什么时候回京?”

李在德点头:“检修完这一部分火器就走。”

小福建提着大铜壶一走,李在德出口气,把自己的壶坐上火。他盯着灶中的火。那火旺,扑面的热气燎他,想把他烧着,他却看不清,只有一团焰色云雾。

要不要叮嘱小广东不要把邬双樨的事说出去?怎么跟小广东解释邬双樨是谁?李在德不会编话,他担心自己越编越漏子越多,现在不说还好,万一扯出邬双樨是辽东关宁军游击将军,那麻烦就大了。自己能不能保小将军?说摄政王是他堂哥,那是王都事善意,他跟摄政王同一个祖可不是同一个宗,差远了。不过当年二十四王里,燕王和周王感情确实挺好的,就是现在隔了七代了,这还扯不扯得上……李在德头一次感觉到自己也是有私心的,无论如何,邬双樨不能出事,他偷偷渡海是为了看自己,自己是起因。说起来自己好像是评书里的祸水了诶……

李在德头痛,抱头蹲着。

伊特格勒。格日勒图。王修脑子在这两个名字上面打转,他自己也有点莫名,为什么?先帝当太子时尚未监国,领鸿胪寺在礼部历练。礼部。分掌诸蕃朝贡,授敕印封诸蕃保塞卫国之功……

王修连夜坐马车去礼部翻架阁库,翻了半天又去兵部翻案牍库。礼部兵部的照磨和管勾陪着他灰头土脸翻老档:“王都事,您找什么?”

“奴儿干都司答答失里群牧监的监正乌恩奇这个人及子孙所有底簿,全给我调出来。”

兵部先调出来太祖年间老档,乌恩奇忠勇可嘉从北京去辽东代天子牧马。乌恩奇四代孙,六代孙皆受过二等首功封赏。王修心思一转,“首功四等,迆北为大,辽东次之”,底簿上语焉不详,但乌恩奇的子孙应该是镇压过辽东什么叛乱。大晏军制,军对外,卫对内,答答失里卫所可能不是专门牧马那么简单的。礼部找出乌恩奇四代孙和六代孙受封赏的敕令,“二等首功”,对得上。七代孙后答答失里卫所失陷,逐渐南迁。九代孙乌力吉也受过二等首功封赏,但所有的封赏全都寥寥数字,没有明说。

乌力吉两个孩子,长子早夭,次子现在是广宁卫的旗总。

王修在旧纸张的霉味儿里思绪运转,总是想着老李告诉过他,先帝建立过什么……暗卫所。

王修一激灵,他好像摸到了一个经年久远的秘密的,边缘。

李奉恕一早在家观察两把铳。一把奢华到极致,另一把朴拙简练。他觉得有趣,泰西人品位实在不敢苟同,花的绿的金的银的一股脑儿招呼,总让人第一眼觉得华而不实。事实上,泰西火铳三个眼。要不是李在德争气,大晏连单眼的火药后装铳都没有。李奉恕满脑子都是李在德站在宗人府牢狱的栅栏后面哭的样子:

你李奉恕是千古罪人,我李在德也是千古罪人。

李奉恕两只手掂着两把火铳,不得不承认,于火器,大晏隐隐要落后。如果没有“德铳”,千百年后人读史书读到他李奉恕,是不是真的千古罪人?

李奉恕冷汗涔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