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节一过,曾芝龙正式再度下南洋。弗拉维尔这一次既没有焦虑,也没有兴奋。他也不知道是认命还是认清现实,大晏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在无尽轨道上运行,不知道哪一天,运行到哪里。也许好,也许坏,所有的一切,不在任何人的掌控中。
愿主保佑大晏。
弗拉维尔默默地想,大晏太平,对于大家来说,总是好事。
一进九月,王修开始张罗一件非常郑重的事情:李奉恕生辰快到了。
李奉恕出生在九月初九,重九至阳的日子。宫中给他记录的生辰没记重九,记了个九月初十。不过都一样,反正李奉恕也不怎么过,大家总也闹不清楚他到底哪天生的。
景庙还活着的时候,除非景庙指明给赏赐,做儿子的谁敢在父亲面前庆祝什么生辰。成庙当太子时还能记着,重九时给李奉恕低调地加几个菜。
后来李奉恕就到了山东当鲁王。开头几年鲁王府也不知道李奉恕到底哪天生的,鲁王讳莫如深,北京那边从来不提,鲁王府上下便不敢问。王修十一月十一的生辰,自己鬼鬼祟祟地在小厨房擀面条,被李奉恕逮个正着。
十九岁的李奉恕站在小厨房门口,大晚上的跟尊神似的尤其瘆人。王修捞面条的姿势凝固住,歪着脸惊恐瞪李奉恕。李奉恕沉沉看他:“你在干什么。”
王修倒是会偷,不去王府厨房,专门捡李奉恕的小厨房,小厨房里可都是好东西。
王修捞出面条浇上面卤,用胶东腔笑嘻嘻:“殿下饥困了?”
年少的李奉恕饭量恐怖,经常半夜饿醒。这天终于忍不住,想着小厨房应该熄灶了,会不会有点别的什么吃。还没进小厨房就有动静,温柔的灶火光里一个细瘦的身条吭哧吭哧擀面。
王修把面碗往前推一推:“臣的生辰,殿下与臣同乐呗?”
李奉恕抽抽鼻子。
就都吃了。
一大锅面条李奉恕一点也没浪费,吃完很舒心,告诉王修:“孤是九月初九生的。”
王修心里呲牙咧嘴,重九,怪不得北京从来不明着提赏赐呢。
打那以后的重九李奉恕认真对待起来,要吃寿面,而且讲究王修亲手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