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于叔一边默默地收拾,一边暗自打量着叶凡——叶凡今日的所作所为,颇让他刮目相看。

叶凡没在意,一心打量着这间小小的酒坊。

主屋是用砖石和木柱搭起来的,正房朝向街道,房子后面有个不大不小的院子,南边靠着土坡,挖了一孔深窑,用来存酒。

西边是酿酒间,搭着灶台,摆着器皿,原本堆放粮食的地方如今空空如也。

叶凡有些兴奋,这就是古代的酿酒间,货真价实的传统工艺,如果能拍个照片给导师发回去,这学期的奖学金铁定没跑了!

说起来,他是帝都大学的研究生,学的是酿酒工程。

他的导师最近在做一个课题,专门研究《酒经》中提到的古法酿酒,叶凡负责的部分是“粮食在简陋的储存环境中所发生的糖化反应”。

实验没做完,人就穿越了。

于大郎跟在他后面,语气中带着不加掩饰的敬服,“若不是小郎今日过来,这酒坊八成得让那群没良心的搬空!”

叶凡笑笑,看向于二郎,“多亏了二郎哥的配合。”

他就是看准了于二郎机灵,当时才点了他的名,若是换成耿直的于大郎,这戏还真演不下去。

于二郎丝毫没有被夸奖的喜悦,反而拿眼瞅着他,粗黑的眉毛蹙成一团——这败家子该不是摔傻了吧?何时变得这般好性了?

叶凡眯着眼,冲他暖融融地一笑。

于二郎怔了怔,更觉得古怪。

于大郎杵了他一肘子,憨声斥道:“小郎跟你说话呢,也不吱一声!”

于二郎定了定神,没好气地“吱”了一声。

叶凡笑得更开了。

将乱糟糟的酒坊收拾得差不多了,叶凡便同于家三人一同往家走。

来时匆忙,没来得及细看,回去的时候,叶凡特意放慢了步子,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周围的景物。

身临其境地体验,更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片黄土地的落后与贫穷。

如今已是二月末,村外的田地依旧荒着,起起伏伏的黄土地赤.裸而贫瘠,就连杂草都没有几棵。

高高低低的土坡上挖出一孔孔窑洞,抹平墙壁,安上门窗,一家老少挨挨挤挤地住在里面。狭小,破旧,凌乱,没有任何美感可言。

叶凡听人说过,建造窑洞的过程十分艰辛。

这个时代没有机械,坑中的泥土全凭手提肩扛,一担担挑上去,不知磨出多少老茧。这代人挑不完,下一代接着挑。

一代又一代,辛辛苦苦一辈子,为的不过是挖上两孔窑洞,娶上一个媳妇,养上几个娃娃。

至于吃饱饭,根本不敢想。前朝盛世尚不能衣食无忧,更何况是这四分五裂的乱世?

这个时代的农民,真的是太苦了。

叶凡没由来地生出一股强烈的念头——既然来了,就要做些什么。

倘若能让村民们过得好一些,也不枉他穿越一场。

此时,于家父子也在发愁。

家里已经没钱了,就连存粮都没剩多少。至于酒坊中的酒,若是放在从前多少能卖几个钱,如今被人掺了水,还怎么拿出去卖?

就算穷死、饿死,他也不会砸了老东家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