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才经历两任皇帝,你皇爷爷开山建国,当时中原大地算得上是被战火摧毁民不聊生,很多百姓家中男子均等不到成年便冠礼,配冠挎剑出任家中大事。所以提前冠礼也已经是个很普遍的现象。”父皇并未抬头,静静道:“如今朝中大多皇子已经成年,就算是小你月份的四弟,现在也是弱冠并在户部挂职。就连最小的末弟也快入冠龄。朝中很多开国老臣都开始站位,各自扶持皇子,已备争夺大宝……”父皇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前些日子,刺杀朕之人,绝对是朝中势力。”
听到这里我心头一跳!
“朕向来不喜别人在朕的眼皮子地下嚣张,故在冠礼前瞒了你的身份,已是委屈了你,这冠礼之上,朕断然觉得无需再此。”父皇神深意的看了看我:“朕的皇子,就该是顶天立地的,朕不但要为你冠礼,还要让大臣们知道,你乃朝中塞北战将……”父皇看了我一眼,叹气道“你若是想去兵部,朕就让你去兵部挂职。”
虽说是兵部,但是我并不想入朝为官,只是想去我那塞北。在冠礼之后说此事也无妨,现在不是时候。“但是,朕只能跟你说,进了兵部,多跟几个大臣学学,先别急着立功建业。”父皇瞟了我一眼:“每日,必须回朕的昭和宫。”
我吃了一惊,先下我住在昭和宫依然是违背了礼法,父皇怎么还在我有官职之后继续让我住在昭和宫?随后静静的想了想,似乎也不难明白了。因为我现在一无身份,二无背景,至我未能在兵部获权之前,定然会被各别势力视为危险。而我想去的兵部,依然已经是各方势力的想要伸手却伸不进来的地方,父皇将我放在那里,也是给我自保的机会。父皇是不惧朝中任何人,但是他毕竟在明处,虽说暗处他也有防范,但是这种特殊时候,难免会有什么。
如我依旧住在昭和宫,定安全的许多。
我心里很是高兴,但是面上却什么都不表露出来,兴奋一阵之后,便看见父皇所写的东西,乃是冠礼之请帖。他依然将明日的正宾、戒宾、宿宾 都分清楚还要安排赞者,然有司都只能是让我的哥哥去做了。
一提起哥哥,我便想起了太子。这有司即为冠者托盘准备所加之冠的人,可选择好友、兄弟姐妹等适当人选,然我无姐妹,上有两位兄长下有两位弟弟,大哥依然去纯阳道观出家,先下叫他回来实在不妥当,能够当我的有司的,只剩下太子,我的二哥。可我一提起他,心中难免愤怒异常。索性不再去想,转而去看其他的。
正宾就是为我担任加冠的人,此人需德高望重,现在时皇室冠礼,此人必须是元老大臣才行。虽说我不在宫中多年,但是朝中的李、杨两位贤相还是知道的。百姓中早就有了‘李杨贤,刘帅猛、五虎上将守关中’的说法。
李,杨,均是指李睿和杨继忠两位宰相。李睿乃是父皇登基时就已经扶持他的大宰,为人刚正不阿,一位出身“书香世家”的纯正儒生。而杨继忠则是十年前的名操一时的名臣,为人圆滑机警,谋略甚多,但是心眼不坏,当年在皇子书房均是我们的先生。两位宰相一个年纪较大为人沉稳,一个年级较轻,足智多谋,均是父皇的左膀右臂。我翻了翻父皇写好的帖子,果不其然看懂了杨继忠的帖子上,邀请他做了正宾为我加冠。
父皇见我翻着请帖,也不恼我只管写他的,我便站在书桌前看着请来的宾客。果不其然,里面看到了刘成的请帖。刘成便是太子外公,国柱上将军,如今的他依然还在兵部,我若是去了兵部自然是在他的手下,心里难免有点忐忑。
日子如流水,在我冠礼前三日,父皇便带着我去了祖庙,去见列祖列宗,告礼。我们皇族任氏的祠堂乃是皇宫中的祖庙,父皇那天特地穿上了正服戴帝冠,着正袍,一大早沐浴焚香,特命礼司开祖庙。
跪在焚香漫漫的祠堂里,看着列祖列宗的画像,父皇站于前,告礼、见祠堂,并将我带之案前,礼拜道:“朕乃皇者,朕之子亭,年渐长成,将以冠于其首,谨以列祖列宗知。”说罢,着我跪下,叩拜。
这只是一个小小告知祖宗的礼节,礼部侍郎便已经出面。然在出来后,我身着正服,长衣长袖,长衣摆,还套荣服,穿顶头靴,全身上下居然没一处是能够迈得开的。我只能学着父皇,平手于胸,一步一步的从祠堂里出来。刚刚走下台阶,我便看见了身着正服的杨继忠。
他着玄色锦袍,头顶长冠,低头行礼于右手边,比我五年前见他并未老去几分。还是那样的文俊风采,
我张了张口,想唤声太傅,然身边人太多,而且杨太傅多年不见不一定还认得出我,逐而只能闭口不言,跟着父皇一路步行回了昭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