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英雄泪 羽大娘 1681 字 2022-08-26

温润的触感伴随尘封了太久的记忆,刹那间如拍岸的海潮涌入脑中。

楚吕送他短笛的记忆、逃离皇宫後含怒以剑劈断短笛的记忆、藏身无人深山只为躲避那人的记忆,还有那个因他而惨死的青年……

却似乎都比不上两人决裂的那晚之前,点点蓄积,悸动却不得不封藏的情。

「死了也好,他欠了太多血债,死了好。」

转动手中的短笛,赫然发现短笛的两端,刻著两人名字的旁边,多了几个字──

左端:吕,不悔。

右端:无寻……对不起……我只是想爱你……

『无寻,教我,教我如何去爱。』

脑中响起那段孩子气的话……

老人握著短笛背身离去,没留下半句言语。

但楚云溪知道,那股恨,已从老人的心中拔去。而他也完成了与老将军间的承诺──承诺找到楚无寻,并让他此後再无恨念度过馀生。

看著老人摇晃离去的背影,楚云溪阖目淌泪。

【完】

《番外──吾乃史官(上)》

《吾乃史官──(一)》

什麽是史官?哥儿你问我啊?

咳咳,真是不好意思,在下敝人我,对,没错,就是站在你面前的我,就是活生生血淋淋,喔不,应该说我就是哥儿你想问的那个「史官」。

所位的史官,它是个官名。

至於它的职责嘛,按规制上来讲是跟随皇帝左右,纪录其言行得失和政务的一种官员,说白了就是皇上的跟屁虫鱼大便,成天拿著笔墨捧著书册,把皇帝说的话做的事通通给纪录起来,喔不过不包括皇帝拉了几坨屎宠幸了几个妃子,这些事情是太监们在管,跟史官一点关系也没有。

纪录这些事情要干嘛?还不就是给後代君王当观摩教材,前人做了该做的,要效法;前人做了不该做的,要警惕。而且惯例上不管咱们史官写了啥,就算是皇帝老子也不能跟史官说「喂你这根杂毛把史书拿来给老子瞧瞧」,如果皇帝真这麽做了,那可是违反惯例的,搞不好史官还会多记上那麽一笔,暗讽你是个坏皇帝云云。

如果你以为史官这差事好,那可就大错特错,要知道咱们纪录的可是皇帝的一言一行,皇帝耶!不是什麽阿猫阿狗阿猪阿牛,是天下的至尊、掌握全天下人生杀大权的皇帝耶!

你说说哪个当皇帝的不想自己是後世歌颂的明君圣主?可是谁能无过、谁能没有发脾气的时候?不小心砍错了人、断错了决定,这些通通都得被列入史册里去,通通都得摊给後世子孙瞧瞧原来你爷爷你曾爷爷是这麽笨蛋傻瓜一个,连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搞不定……还导致当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你说说哪个皇帝能受得了这等口诛笔伐?受不了嘛对不对。

所以说罗,当过史官的前辈们都要咱们尊奉「秉笔直书」的宗旨,要具有让後代史官推崇的品藻与史德。要让他们都知道「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还有什麽叫做「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於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简而言之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史官,就要把帝王们的言行随时记录下来,不管你「举」得对或不对,都要「直书其事」,那怕皇帝老子很没品地拿把屠刀架在你脖子上,也要说真话,不可以说假话。亦即你得有「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的骨气,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

以上,是做为一个铁铮铮硬骨子有气魄的史官──的原则。

然而,有原则必定就会有例外,这同样是不变的准则。

比如说──我!

吾乃史官是也,史家的史,官家的官,史官。

听明白了吗?

吾、乃、史、官!

我家曾爷爷姓史、爷爷姓史、我爹姓史,所以我,自然也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