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应就低头瞧着他,瞧了一会儿,忽然道:“少爷莫怕。”他的声音压得很低沉,“有我在,你不愿意,没人能强逼你。”
冉季秋没有说话,仍旧埋头小口地啃糖葫芦,吃着吃着,忽然眼圈一红,一颗泪珠掉了下来。
他习惯了的。
这么多年下来,冉母从来都只看他是否读书用功,能否光耀冉家门楣。但凡有一点做得不对,冉母就要大发雷霆,呵斥他损了父兄颜面。
倘使无人管、无人问,他也就难受那么一会儿,过后照常生活,但是,柳应管了,也问了,心底藏了多时的委屈忽然就像泄了闸口的洪水一般,冲得他鼻子发酸,喉头也哽得再也吃不下。
他不得不将一只手放在膝盖上,紧紧地握成拳头,才不至于让自己更加失态。
柳应伸出手指,粗糙的指腹擦过小少爷的脸颊,摸到一缕湿痕。手指滑到下巴,轻轻地托起,果见得一张满是泪水的脸。
柳应笨拙地用手指给他擦干净泪水,低声道,“……莫怕,有我在,谁也不能难为你。”
冉季秋睁着一双朦胧的泪眼望着他,抽噎了一下,泪水淌得更欢。
“少爷。”柳应吸了口气,又沉沉地叹出来,“莫哭了,你哭得我心都疼了。”
第20章 少爷要去赔罪?
虽然被派去了前院伺候少爷起居,不过冉母明令禁止,不许侍女踏足书房,以免耽误冉季秋读书。前院又多是男子,香玉和安荷只能待在东厢,做做女红之类的轻省活计。
待到了晚间,冉季秋终于从书房出来,香玉迎上去,“少爷要安歇了么?”说着便伸手要替他更衣。
冉季秋伸手一格,挥开她的手,道:“不必你来。”说着自己走到屏风后,余光瞥见她仍然亦步亦趋地跟着,脚下一顿,“你自做自己的事去,跟着我作甚?”
香玉停下脚步,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安荷捧着衣裳进来,乖觉地将之放到一旁的凳子上,微一福身,安静地退了出去。
冉季秋自己换了衣裳出来,见两人还在,便道:“没你们的事了,下去吧。”香玉张口想说什么,被安荷暗中伸手一拉,咬着嘴唇跟着出去了。
翌日天色尚早,特意向小厮们打听了冉季秋习惯的侍女早早来到东厢,预备伺候少爷起身。
四喜袖着手站在院门口打哈欠,遥遥看见柳应提着热水过来,伸手一拐旁边的五福,“嗳,柳大个怎么还要去少爷身边伺候?没见老夫人都派了人下来,他这憨子都没点眼色,非要跟人家姑娘抢活干?”他摇了摇头,“瞧着吧,他也就这会儿还能上赶着拍马屁,过不了几天准要被少爷赶出来。”
五福望了一眼,随口道:“那可说不准。”
他伺候冉季秋最久,自然也更清楚,柳应的身份和他们是不一样的。
他们是家生子,生来是仆,主人就是他们的天;柳应却不一样,他是冉母从外头聘来给少爷做护卫的,虽然嘴上跟他们一样叫冉季秋为少爷,可不是正经的仆人,要走时抬抬脚就走了。
大约是有艺傍身,五福觉得,柳应的精神气跟那些到富贵人家做工的人也很不一样,他有时候甚至觉得,或许在他们这些下仆嘴里尊称的“夫人”、“少爷”,在柳应看来也不过只是个平平常常的称呼。
当然,柳应对少爷是不同的。
并非像四喜说的那样,只是为了拍马屁,五福看得出来,柳应照顾少爷,好似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疼惜怜爱的心思。
不过这也是应当的,少爷对柳应,可也比对他们这些仆人好多了。
他胡思乱想着,那厢柳应已经提着热水进了卧房,香玉心急,早早地迎了上来,伸手欲接,“我来……”
柳应侧身绕过她,看也没看一眼。紧随其后的安荷见状,垂下眼睛,默默地束手立在一旁,就见柳应胳膊上搭着手巾,熟稔地一手端盆,一手撩开帐帘,给冉季秋擦脸擦手。
香玉被晾在一边,憋了一肚子闷气,眼见冉季秋从主院请安回来径自进了书房,忍不住道:“分明是老夫人命我们来照顾少爷起居的,如今倒好,少爷连身都不让近,还伺候什么?倒不如卷了铺盖家去呢!”
安荷四平八稳地做着针线,眼皮都没抬:“少爷是主,他要如何,我们听吩咐就是了。”
香玉犹自愤愤,但安荷已经不再理她,独自念叨一通,终究觉得无趣,遂住口不言,跟着低头做起针线来。
如是过了三五日,冉母将两人召去,问及前院情况,香玉照实说了,安荷则避重就轻,只道少爷体恤下人,安排的都是轻省活计。
冉母听了,也没说什么,挥手令两人退下。左右人已经给了,儿子自愿读书上进,她这个做母亲的难道还非得强逼着让儿子收用女人么?
反倒是知晓一些内情的方氏暗暗着急。只是,这样的话又如何好对冉母说,她再怎么焦心,也无济于事,只好安慰自己,急也急不来,不如静下心来,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