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明天王’,乃是当时流民军首领,流窜七郡时自诩的称号,而在史书中,他得到的不过是两个字——‘匪首’。
百余年前,为山云书院立名的那位太尉,可不就是剿灭了大明天王的匪乱,才就此扬名天下?
第35章
古骜看着人走远了,这才同老者一道回了塾舍,只见里面已经叽叽喳喳吵成了一团。
适才还拘谨着的少年们,见古骜不在,都恢复了这个年龄应有的本性,闹哄哄地玩作一片。古骜看在眼里,不禁失笑,看来适才那位国字脸黑皮小子,一定经常像刚才那样大呼小叫口出不逊罢?否则这些陈村少年怎么都不以为奇?竟然没有一个人跟着出去一看究竟。
村中少年言谈之间虽都带了些口音,不过古骜仍然分辨出有两人在争执,一人道:“俺一天能插秧一亩地哩!你能么?”
另一个说:“俺能爬丈高的树,还会捉小鸡,你却是不会!你不知道,俺冬天的时候,会做笼子捉鸟呢……”
只见一片纷扰嘈杂中,唯有陈江一人静静坐于一旁,安沉有度的样子,也没有加入村中少年们的热烈讨论之中,见古骜进来了,他立即站起身来对大家道:“安静!安静!古先生回来了!”
村塾中的众人闻言,这才渐渐落下了声音。
古骜看着这些粗衣短褐的少年们,不由得在心中感叹道:在元蒙院中,与他们一样年纪的人,都已经学会想着披香楼的香怀软玉了,而这些少年竟还念着攀比农务。虽然大家同住云山,不过是隔了几条路而已,如今一看,却已是天壤之别。这不是路途之遥,却是士庶之远。
古骜见少年们渐渐安静下来,尚未开蒙带着些迷惑的双眼,都纷纷投向自己,目光中有的木讷,有的无措,有的不明就里,有的好奇,有的呆滞……倒无人询问适才出门处理之事如何了,只有陈江一人欲言又止的抿了抿嘴角,眸中闪过一丝清明。
古骜见他们似乎都不愿提及适才那个国字脸黑皮少年,便也就此揭过,将适才被打断的问题又问了一遍:“……说说看,你们识得多少字?”
古骜话音一落,陈江便立即道:“古先生,我们中好学的,识得百来个常用的字;学的少的,就只略认识几个字。”
古骜想了想,心里有了忖度,又问道:“……那你们曾学过的那几本书,叫什么?”
“有一本叫《千字文》,我们只学了一半。”陈江继续答道。
“既然没有念经书,那你们会九九算法么?”
陈江微微一怔,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有些失措的表情:“……古先生……什么是九九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