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父怀着对瑞王的不满,道:“你这么说,我也记得,世子他小时候挺机敏伶俐的,读起书来比方铮快多了。”
方铮:“……”
方父刚听夫人提起那事,越发觉得惋惜:“后来听说冬天贪玩,掉水里病了一场,把脑子烧了。如今看瑞王是铁了心,哪怕现在世子回来,日后也总能让那糊涂虫钻到机会。”
夫妻议论一阵,郑氏忽然想起方孝承,正要扯开话头,听见他开口问:“母亲,瑞王府是否还收着家里几万两银子没给?”
说是“收”,其实就是“借”。达官显贵间也常有周转不灵的时候,会相互照顾。
方家原是清贵,瑞王借不到这来,可出了个北安侯,先帝与今上赏赐不断,因父亲尚在,且方孝承没成亲,又很少回京,因此他虽住在侯府,财物却仍都归入方家,由郑氏打理。
瑞王不敢明着不满太后皇帝对成瑾的照拂,只能使些阴私手段,比如问方孝承借钱,借了从不还。但凡方家去问,他就说被成瑾挥霍了。若下次不借,他就寻成瑾麻烦。成瑾不知这事,只当他日常发癫,方孝承却心知肚明,想想也不是大数目,他常在北疆,不能及时看顾,就当花钱给成瑾消灾了。
但每次一点,累积这几年,也不少了。
郑氏听方孝承问起,忙道:“陆陆续续,大约四万不止。”
她真不是贪图继子的钱,只是平白给了瑞王府忒没道理。但她到底不是亲娘,怕惹来误会,不敢异议。
方父从不管这些黄白之事,他们爱怎么怎么,他喝茶。
方孝承道:“得有劳母亲操办,催瑞王府还了这笔款,若有难处,可从我这调人。妹妹是议亲的年纪,我常不在家中,有赖她替我承欢父母膝下,这笔款是我为她添的妆。”
郑氏一怔,看了眼认真品茗的丈夫,看回继子:“这,家中账目本就是我在主持,此事原该我做,不必那样,反倒生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