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赵不凡接过小团子手里的官文,细细阅读起来,接着脸上不由地露出惊讶,“殿下,这居然是新的令法!”

大顺朝的规章制度基本都是沿用开国之初,百八十年都看不到一条推陈出新,最多在基础上更改一些,但是遵循古制一说就限制了其框架。

此言一出,周围其他的官员也诧异起来。

“另设了三司条例司,统筹此事,看来这新的令法怕是历时许久,牵扯范围极广。”

赵不凡单单从两份公文上就能看出这些,的确有点见识。

刘珂道:“这就是新政,涉及的方面当然不只是这些赋税徭役,还有军队改制,科举选官……大概得有上百条吧。”

“这么多,可如此大的动静,怎么之前都未曾听说过?”有人不解道。

虽然雍凉偏僻远离京城,但是商队往来,消息也不算太滞后,像如此大的新法政令在推行之前,前期必然得有两三年的准备,漏出点风声,可雍凉上下没听到一丝消息,实在有些奇怪。

刘珂勾了勾唇,不冷不热道:“杨慎行去年冬天才被召回朝廷,为的就是填补空亏的国库,那时候的雍凉正处在大寒灾,你们当然没听说过。”

赵不凡颔首:“原来如此。”

刘珂见他们若有所思的模样,不禁感兴趣的问:“你们看看这免役法,有什么感觉,好不好?”

赵不凡思忖片刻,回答:“殿下,若按照官文中所写,让富余的百姓用银钱代替徭役,雇佣贫困之人修建工事,这的确是一件好事。徭役毕竟苦百姓久矣,又占时间又耗体力,白白劳作,有些百姓宁愿出钱也不愿被拉去数月,这样农事尽毁不说,有些家里离了男丁,便只剩下家破人亡。”

边上有位官员跟着说:“是啊,卢万山在的时候尤为严重,百姓之所以对他恨之入骨,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若是按照新法服徭役就不单单只是白做工,还有钱赚,这就是活命的路子,哪怕因此稍微耽搁点农事也不打紧。”